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下盤功 腳踏實地練太極方可輕靈敏捷

學習太極拳的人都知道, 中正安舒是太極拳基本功, 太極拳最重視的是下盤穩定, 而腳踏實地練太極方可輕靈敏捷。 太極拳的特點柔和緩慢, 可提高身體穩定性, 下面隨著太極拳下盤功瞭解一下吧!

腳踏實地練太極方可輕靈敏捷

太極拳是一項整體運動, 想要練好太極拳, 就要練好下盤功夫, 是太極拳基本功, 也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

在民間武術界, 一般將人體分為上、中、下三盤, 也稱之為三盤功夫。 上盤講手上功夫中盤講身上功夫, 下盤講腿上功夫, 下盤的腿腳功夫大致可以分為兩方面。

其一是柔韌性,

指通過耗腿, 以及各種腿法的練習, 達到增強腿部柔韌性的目的, 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抽筋拔骨。 其二是力量性, 是在柔韌性練習的基礎上通過一些組合練習, 達到增強腿部力量的目的, 同時達到“下肢穩固”的目的。

長期練習太極拳能增強人體下肢力量, 提高人體平衡力, 曾經美國專家, 通過不同的鍛煉方式做實驗, 發現, 練太極拳的人抗衰跌能力最強。

這是由於在完成太極拳動作時, 身體重心是在不斷轉換.也就是虛實變化.所以腿部力量就得到很好地鍛煉, 身體的松沉, 也起到了保持身體平衡穩定的作用。 這從一個側面驗證了太極拳“下盤穩固”的重要性。

“下盤穩固”的前提首先是身體重心要沉下來.在太極拳中就是要做到腰髖松沉,

這樣就提高了身體縱向的平衡穩定性, 太極拳中稱之為中定。 在這個基礎上.身體重心的合理分配、力量的運用、動作中虛實的微妙變化、氣息的沉浮等等, 才能順利地完成。

俗話講腳踏實地, 就是要扎扎實實的站穩了, 才能發揮出太極拳的技擊技巧。 要想達到扎實的目的, 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 四肢就要始終保持在“自然彎曲”的狀態, 因為太極拳一個重要的動作要領就是“曲中求直”。

練太極拳下盤功夫就是要松腰胯, 腰胯的松沉穩, 可提高腿部穩定性, 鍛煉腿部力量, 胯要松到位, 這樣才能不偏不倚。

對於下盤而言, 就是沉下來, 穩下來。 腰髖沉下來, 身體下盤自然就穩固, 有如同腳下生根的感覺。

這不僅是肢體的感覺, 同時也會感到氣就沉下來了, 隨之心態也平和了。

練習太極拳, 首先要加強腿部力量。 通過動作的轉換、架勢的穩定、重心的穩固、虛實的變化、力量的合理分配, 逐漸增強股四頭肌和腿部肌群得力量, 達到很好的支撐的作用。 這就如同“生根”。

郝前輩所講的就是對太極拳“三盤功夫”的描述, 是一種體悟。 當然在推手過程中, 這也是一種手法的實際應用, 就要做到“猶如不倒翁, 上欲輕, 下欲沉”隨時在變化, 手要准, 身要活, 不要靈。 因此, 沒有扎實的”腳下生根“, 也就沒有輕靈之說。

怎樣練好太極拳的下盤功夫

從小腹、尾骨、襠、膝、腿及腳腕到腳為下盤。 下盤名為襠勁, 是隨著上中盤的旋轉而變換的, 但襠、膝與腰的配合,

如同全體的發動機, 十分重要, 而尾骨與小腹的配合是否適當, 又是襠、膝能否配合協調的主要關鍵。 至於步法的進退, 更是制勝的要法, 另文詳述。

會陰穴及兩旁的大筋(緊貼大腿根裡側)屬於襠。 從頭頂的百會穴通過腰脊要與會陰穴上下對正。 頂勁是上領的, 腰勁是左右旋轉的, 而襠勁是開圓而下沉的。 襠勁中間開圓, 應如同城門的涵洞那麼圓(最忌岔為人字形)。 這兩條大筋則如同鐘錶的遊絲似的, 隨著腰的旋轉, 而一伸一縮。

它的規律是右轉則右上縮而左下伸, 左轉則相反的伸縮。 由於它的伸縮, 牽動著兩膝的一提一落。 襠筋的伸縮, 關係著身步的靈活, 而膝部的提落, 又關係著下盤的穩否。 上文談到腰襠膝如同全身的發動機,

就是這種作用。

一般太極拳書, 都講吊襠。 吊襠的方法是要求提肚(即收縮腹部, 如忍大便狀)。 但陳式太極拳則要求襠勁與“氣沉丹田”統一起來。 對於襠的運動, 則主張調字, 這裡的“調”字的作用是協虛實, 以求重心的平衡。

亦解為調動的調字, 即調動襠裡兩條大筋, 以達到協調的目的。 音解雖殊, 但理無二。 曾向老拳師說:襠部應如欲大便狀。 他所提出的“欲”字也是氣向下沉, 而“忍”字則恰恰相反了。

襠勁要開圓, 前已說明其關係重要性, 但是何才能開圓, 關鍵全在尾骨。

尾骨

脊骨的最下一節底部(長強穴的部位)名為尾骨。 拳論有“尾閭中正神貫頂”之句, 說明了尾骨與頂勁的關係, 陳式太極拳對於尾骨是要求其下端微向後翻起來。 必須這樣作,襠部的兩條大筋才能放鬆開圓。而小腹自然下方向內收斂,上方向前合住。

所以我認為腰、襠、膝是全體的發動機,尾骨則是這部發動機的開關。只向後微翻,則發動機開了,就動作靈活,否則等於發動機關上,就無法是襠、膝作出合理的運動。

尾骨這種動作,並不是難作的,而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會作到的,如當我們想左下時,就不自覺地用尾骨接觸所要坐的東西,特別是當挑擔子時,一定身向下蹲,腰勁挺起,而尾骨微向後翻,才能隨著頂勁的上領,把擔子挑起來。倘若尾骨向裡收了,不但不易站起,並且由於重心的上下和後偏而被這個重擔子壓的仰跌。

由此,我們可以斷定,尾骨不微向後上翻,則襠不能開圓,襠不開,則肋筋不松,不能隨腰的左右旋轉而伸縮,襠筋不松則兩膝亦不能自由提落,無法從身法步法的變換中調節、保持重心的平衡,達到沉著松靜的要求。

並且影響小腹的前合,而使氣不能沉到丹田。這是陳式太極拳與一般研究太極拳著作絕對不同之點,學者尤當注意,揣摩並作科學的實驗。方能正確的瞭解和適當的掌握與運用。

斂臀的說法也是對的。不過,我認為這是針對某些人在練拳時作突臀的形狀而言的。斂臀部可以糾正突臀之病,但也不比矯枉過正,使尾骨內收,以至重心上升偏向後方,不能保持身法的中正,過猶不及,同樣是缺點。

小腹

小腹應當使下部向裡傾斜收斂。它與尾骨的向後微翻是有密切聯繫的。必須這樣,才能自然氣沉丹田,而重心下降,保持軀幹在運動轉換時的穩定與靈活。有人講“腰要講丹田向上托起來”。我對這種練法未曾學過,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只有得於實踐,才能解決疑問。

大腿

應當跨平。使腿跟與膝蓋等高。這種形式,仍然與松襠是分不開的。不過初學者功夫較淺,不必勉強這樣要求。並且腿膝等高,也應視步法的大小而定,一般是指前足步法的三肩寬的弓步、兩肩寬的馬步而言,步法小則大腿斜傾,只要鬆開襠勁就可以了。

膝是應當向裡扣合,並且在步法轉換時,應隨腰部的左右旋轉、襠筋的伸縮而一提一落。一般是腰右轉則右提左落,反之,則左提右落。當提落時,須以螺旋行的旋轉而一上一下,不可左右搖擺。

作的合乎規矩,則膝部下落的腳,自然會有地的向心力加強的感覺,而十分穩定,否則,此腳會發現裡重外輕,而小指的一邊,漂浮離地。

腰是隨著眼的指揮而左右旋轉的,襠是承上啟下保持其靈敏性的,膝則負責其重心平衡的。在此形式下,人體等於磅秤,從頂勁到襠中,等於一個立柱,膝則等於磅砣。

凡是身向左轉,必須是對方的力向我的左方推動,上提用隨法向左旋轉,以引進其來力,此時左膝略向上提,而右膝下落,如同加上磅砣的作用,先使自己的重心保持平衡,然後才能獲得引進落空的效果。

但同時應當作到“上下相隨”,全體的隨法應當是矛盾對立統一的隨,而不是合二而一的隨。怎麼對立統一呢?即眼應注意對方,而不與腰的旋轉方向一致,左膝上提的角度,應小於右膝下落的角度,如角度相同,就等於重量加了,而力點沒加。仍然不能平衡。

膝與大腿的配合角度,應當等高,上文已經說的,膝與腳跟的配合,則應上下相對,但略向裡扣,不可前傾超過腳跟,超過則前重後輕,不向裡扣,則為敞襠,而下盤漂浮。每當步法進退時,應先提膝向裡合,以護襠部,對不同步行的配合方法,另文詳述。

小腿

它的動作變化應當上隨膝而下隨腳,方向有斜有正,除獨立的虛腿是垂直的外,一般都是斜的,但傾斜的方向不同。左步前進時,膝部提起,小腿先斜向下方,落步時,則又隨腳的前進而斜向前(右或左)下方;步後退時,則隨腳斜向後下(右或左)方;馬步弓步則左右各斜向外撐,而膝部內扣等。另文在步法的配合方面,再作仔細說明。

腳腕

要有力挺住,但也要隨勢旋轉,不可僵硬。

腳是負擔全體重量,而旋轉以變化方向的,不論什麼步行,不論腳的虛實,都必須有力。但穩中還要靈活。求穩的方法要隨襠、膝的變化而調整虛實的配合。一般是實腳應當平踏地面,腳跟重於腳指,腳底裡側重於外側,腳心湧泉穴要虛,但大指要有抓地的力量,小指也要有扣地的力量,才能與後跟及裡側配合平衡。

虛腳也要外形全部平落,而前重後輕,大指紮地應有力量,獨立步的虛腳應自然平垂,前進的虛腳應向裡斜勾起腳尖,以腳跟貼地前進,後退的虛腳則應腳尖劃地而退,以防絆倒。至於腳尖的方向則應隨身而變或外提、或內扣、各適其宜。

練太極拳如何做到身法穩定

(1)肌肉收縮力

這個條件是人體與物體保持穩定的最根本區別。人體穩定平衡最主要的是靠肌肉收縮力和肌肉的協調調節能力。這是內因,要有一定訓練。

(2)支撐面

支撐面是指支撐部分的表面面積和支撐部分之間的面積。單足站立時足與地接角面的面積為支撐面,故支撐面愈大愈穩定。

腿腳功夫在太極拳中非常重要,練好腿腳功夫有助於身體穩定,動作協調。腿腳功夫是太極拳的基本功,也是練好太極拳的重要因素。

(3)穩定角

穩定角是指重力作用線與重心到支撐邊緣連線這間的夾角。人體支撐面有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因此穩定也有四個方向穩定角,穩定角愈大,則在該方向的穩定程度也愈大,若支撐面相同,重心高,穩定度也就小,重心低,穩定角大,穩定度也大,關於移民定性的大或小即穩定與不穩定在看則不能一概而論,身體穩定性大時,能完成大幅度的動作,但由於穩定性大做起協作就較為困難,在某些方面上穩定性小時,在該方向起動就快,要根據動作實際需要,採取調整身體重心位置,改變穩定或破壞穩定,調整穩定的條件或穩定的條件。

結語:綜上所述,您對太極拳的下盤功是否瞭解了呢?常練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穩定性和協調性,中老年人練太極拳能降低摔跌的風險,同時還能預防老年疾病,如骨質疏鬆、老年癡呆等多種疾病。

必須這樣作,襠部的兩條大筋才能放鬆開圓。而小腹自然下方向內收斂,上方向前合住。

所以我認為腰、襠、膝是全體的發動機,尾骨則是這部發動機的開關。只向後微翻,則發動機開了,就動作靈活,否則等於發動機關上,就無法是襠、膝作出合理的運動。

尾骨這種動作,並不是難作的,而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會作到的,如當我們想左下時,就不自覺地用尾骨接觸所要坐的東西,特別是當挑擔子時,一定身向下蹲,腰勁挺起,而尾骨微向後翻,才能隨著頂勁的上領,把擔子挑起來。倘若尾骨向裡收了,不但不易站起,並且由於重心的上下和後偏而被這個重擔子壓的仰跌。

由此,我們可以斷定,尾骨不微向後上翻,則襠不能開圓,襠不開,則肋筋不松,不能隨腰的左右旋轉而伸縮,襠筋不松則兩膝亦不能自由提落,無法從身法步法的變換中調節、保持重心的平衡,達到沉著松靜的要求。

並且影響小腹的前合,而使氣不能沉到丹田。這是陳式太極拳與一般研究太極拳著作絕對不同之點,學者尤當注意,揣摩並作科學的實驗。方能正確的瞭解和適當的掌握與運用。

斂臀的說法也是對的。不過,我認為這是針對某些人在練拳時作突臀的形狀而言的。斂臀部可以糾正突臀之病,但也不比矯枉過正,使尾骨內收,以至重心上升偏向後方,不能保持身法的中正,過猶不及,同樣是缺點。

小腹

小腹應當使下部向裡傾斜收斂。它與尾骨的向後微翻是有密切聯繫的。必須這樣,才能自然氣沉丹田,而重心下降,保持軀幹在運動轉換時的穩定與靈活。有人講“腰要講丹田向上托起來”。我對這種練法未曾學過,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只有得於實踐,才能解決疑問。

大腿

應當跨平。使腿跟與膝蓋等高。這種形式,仍然與松襠是分不開的。不過初學者功夫較淺,不必勉強這樣要求。並且腿膝等高,也應視步法的大小而定,一般是指前足步法的三肩寬的弓步、兩肩寬的馬步而言,步法小則大腿斜傾,只要鬆開襠勁就可以了。

膝是應當向裡扣合,並且在步法轉換時,應隨腰部的左右旋轉、襠筋的伸縮而一提一落。一般是腰右轉則右提左落,反之,則左提右落。當提落時,須以螺旋行的旋轉而一上一下,不可左右搖擺。

作的合乎規矩,則膝部下落的腳,自然會有地的向心力加強的感覺,而十分穩定,否則,此腳會發現裡重外輕,而小指的一邊,漂浮離地。

腰是隨著眼的指揮而左右旋轉的,襠是承上啟下保持其靈敏性的,膝則負責其重心平衡的。在此形式下,人體等於磅秤,從頂勁到襠中,等於一個立柱,膝則等於磅砣。

凡是身向左轉,必須是對方的力向我的左方推動,上提用隨法向左旋轉,以引進其來力,此時左膝略向上提,而右膝下落,如同加上磅砣的作用,先使自己的重心保持平衡,然後才能獲得引進落空的效果。

但同時應當作到“上下相隨”,全體的隨法應當是矛盾對立統一的隨,而不是合二而一的隨。怎麼對立統一呢?即眼應注意對方,而不與腰的旋轉方向一致,左膝上提的角度,應小於右膝下落的角度,如角度相同,就等於重量加了,而力點沒加。仍然不能平衡。

膝與大腿的配合角度,應當等高,上文已經說的,膝與腳跟的配合,則應上下相對,但略向裡扣,不可前傾超過腳跟,超過則前重後輕,不向裡扣,則為敞襠,而下盤漂浮。每當步法進退時,應先提膝向裡合,以護襠部,對不同步行的配合方法,另文詳述。

小腿

它的動作變化應當上隨膝而下隨腳,方向有斜有正,除獨立的虛腿是垂直的外,一般都是斜的,但傾斜的方向不同。左步前進時,膝部提起,小腿先斜向下方,落步時,則又隨腳的前進而斜向前(右或左)下方;步後退時,則隨腳斜向後下(右或左)方;馬步弓步則左右各斜向外撐,而膝部內扣等。另文在步法的配合方面,再作仔細說明。

腳腕

要有力挺住,但也要隨勢旋轉,不可僵硬。

腳是負擔全體重量,而旋轉以變化方向的,不論什麼步行,不論腳的虛實,都必須有力。但穩中還要靈活。求穩的方法要隨襠、膝的變化而調整虛實的配合。一般是實腳應當平踏地面,腳跟重於腳指,腳底裡側重於外側,腳心湧泉穴要虛,但大指要有抓地的力量,小指也要有扣地的力量,才能與後跟及裡側配合平衡。

虛腳也要外形全部平落,而前重後輕,大指紮地應有力量,獨立步的虛腳應自然平垂,前進的虛腳應向裡斜勾起腳尖,以腳跟貼地前進,後退的虛腳則應腳尖劃地而退,以防絆倒。至於腳尖的方向則應隨身而變或外提、或內扣、各適其宜。

練太極拳如何做到身法穩定

(1)肌肉收縮力

這個條件是人體與物體保持穩定的最根本區別。人體穩定平衡最主要的是靠肌肉收縮力和肌肉的協調調節能力。這是內因,要有一定訓練。

(2)支撐面

支撐面是指支撐部分的表面面積和支撐部分之間的面積。單足站立時足與地接角面的面積為支撐面,故支撐面愈大愈穩定。

腿腳功夫在太極拳中非常重要,練好腿腳功夫有助於身體穩定,動作協調。腿腳功夫是太極拳的基本功,也是練好太極拳的重要因素。

(3)穩定角

穩定角是指重力作用線與重心到支撐邊緣連線這間的夾角。人體支撐面有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因此穩定也有四個方向穩定角,穩定角愈大,則在該方向的穩定程度也愈大,若支撐面相同,重心高,穩定度也就小,重心低,穩定角大,穩定度也大,關於移民定性的大或小即穩定與不穩定在看則不能一概而論,身體穩定性大時,能完成大幅度的動作,但由於穩定性大做起協作就較為困難,在某些方面上穩定性小時,在該方向起動就快,要根據動作實際需要,採取調整身體重心位置,改變穩定或破壞穩定,調整穩定的條件或穩定的條件。

結語:綜上所述,您對太極拳的下盤功是否瞭解了呢?常練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穩定性和協調性,中老年人練太極拳能降低摔跌的風險,同時還能預防老年疾病,如骨質疏鬆、老年癡呆等多種疾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