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匱要略》一書在其結構與寫作方法上有哪些特點?

金匱要略》一書在其結構與寫作方法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酌情分篇

1、幾種病合篇:本書所論40多種疾病, 分別編為21篇, 其中大多數是兩種或三種病合成一篇, 如《痙濕喝病》、《中風曆節病》、《肺痿肺癰咳瞰上氣病》、《嘔吐噦下利病》等等。 幾種病合篇是鑒於這些病的病理或症狀或病位有其相似之處。 如痙病、濕病、喝病的病理、病位雖不同, 但它們的初起症狀近似, 三者都見五陽表證, 因此合篇。 肺痿, 肺癰、咳嗽上氣病三者證候各異, 病理不同, 但都屬於肺的病變, 病位相同, 故而合篇。

2、一病成篇, 書中少數一種病成篇的,

有瘧病、嶄豚氣、痰飲、水氣、黃疸等。 一病成篇, 或是病情比較複雜, 或是獨立性較強。 如瘧病發作, 或多熱少寒, 或多寒少熱, 或無寒但熱;奔豚氣發作, 氣從少腹上沖胸咽, 它們各有顯著的特點。 至於痰飲病不僅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種證型, 其中又有飲迫於上、飲阻於下, 飲溢於表、飲伏於裡以及寒熱錯雜、虛實並見等不同病情。 水氣病除分風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黃汗外, 又有“五臟之水”, 還聯繫氣分和血分。 黃疸病有穀疸、灑疸、女勞疸之分, 又涉及火劫黃、燥結黃和虛黃。 這些都較複雜。

借脈論理

《金匱》對所論疾病的發病機理, 許多地方是借脈象來闡述的。

1、分表裡:如《臟腑經絡先後病》篇指出, 浮而有力之脈出現於寸口, 主外感表證,

浮而無力之脈出現於尺部, 主內傷裡證。

2、別寒熱:《瘧病》篇說:“瘧脈自弦, 弦數者多熱, 弦遲者多寒。 ”弦脈為瘧病的本脈, 然證有偏寒、偏熱, 因而脈分弦遲、弦數。

3、辨虛實:《臟腑經絡先後病》篇論卒厥脈象是“寸口脈沉大而滑”, 脈沉大捏血實, 脈滑是氣實, 氣血相並, 因而發生猝然昏倒之證。 《中風曆節病》篇論曆節脈象“引口脈沉而弱”, 脈沉為腎氣虛, 脈弱為肝血虧;肝腎俱虛, 筋骨失養是曆節病之本。

4、測預後:《痰飲咳嗽病》篇指出久咳“其脈弱者可治, 實大數者死”;《嘔吐噦下利病》篇說胃反“脈緊而澀, 其病難治”。

此外, 《中風曆節病》篇根據“寸口脈浮而緊”論證中風病是內外合邪, 《胸痹心痛短氣病》篇通過脈“陽微陰弦”指出胸痹病為本虛標實, 《五臟風寒積聚病》篇依據“趺陽脈浮而澀”說明脾約證是腸胃有熱而津液不足,

如此等等。

以方略症

水書有關證治的條文, 敘症多較簡略, 有的只提到一個症狀, 便出方藥, 這種“省文法”即症以方略。 如《痙濕喝病》篇說:“濕家身煩疼, 可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宜,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篇說:“咳而脈浮者, 厚朴麻黃湯主之。 “肺沉者, 澤漆湯主之。 ”《黃疸病》篇說:“黃疸病, 茵陳五苓散主之。 ”等等。 原文敘症雖簡略, 但是, 根據它所提出方藥的功用, 可以推斷出該條證候應該具備的脈症。

詳于特殊

在兒種病合篇中, 當敘述一種病時, 對於人們平常熟悉的一般證治從略, 而對於比較特殊的, 人們容易忽略的證候與治法則詳加論述。 如《濕病》有關裡濕的證治從略,

而對於表濕的證治則詳加論述, 既分虛實、又別輕重, 虛證還分氣虛、陽虛。 又如《虛勞病》詳子陰陽兩虛, 脾肺氣血雙虛用薯蕷丸;脾胃陰陽失調, 輕則小建中湯, 重則黃苠建中湯;腎陰陽俱虛用八味腎氣丸, 心腎明陽兩虛, 陰泄陽浮的用桂枝加龍骨牡蜥湯等等。

彼詳此略

對於不同的疾病而證候和治法相同時, 往往是詳於彼而略於此。 如《腹滿寒疝宿食病》篇論大柴胡湯證只提到“按之心下滿痛”, 《痰飲咳嗽病》篇論溢飲只說“當發其汗”, 脈症均從略。 《水氣病》篇論濕熱壅盛的水腫治法只提出“可下之一三字, 此處方藥從略。

運用插筆

作者在寫作中, 常常運用捅筆方法對脈症進行比較、鑒別, 以說明有關問題。 如《血痹虛勞病》篇論失精家指出“極虛芤遲”的脈象,

除見於遺精患者外, 也見於下利清穀和失血的病人。 《黃疸病》篇說:“尺脈浮為傷腎, 趺陽脈緊為傷脾。 ”是指出女勞疽與穀疸二者脈象的區別。 《腹滿寒疝宿食病》篇論述腹滿說“按之不痛為虛, 痛者為'實”, 這是舉虛以證實。 又說“腹滿不減, 減不足言”, 這是強調實證, 而言外之意, 若腹滿時減, 便是虛象。 逭種捅筆舉一反三, 使人觸類旁通。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