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了下頓吃”是很多家庭飯桌上經常說到的一句話。 然而, 並不是所有菜都適合下頓吃, 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四種菜別留到下頓吃
綠葉菜。 綠葉菜從肥料及土壤裡吸收的硝酸鹽, 會慢慢被細菌還原成可能使人體致癌的亞硝酸鹽, 而亞硝酸鹽在久置的剩菜裡含量最高。 此外, 綠葉蔬菜中的維生素, 經過反復加熱幾乎消失殆盡。
涼菜。 涼菜不具有殺菌效果, 且吃過的涼菜中都會帶入細菌, 長時間的存儲更給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足夠時間, 導致蔬菜中的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同時細菌也可能在涼菜中大量繁殖,
豆製品。 豆腐等豆製品含水較多且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 是一個很好的微生物培養基, 因此, 豆製品最好不要留到下一頓。
海鮮。
寧剩葷菜 不剩蔬菜
放在冰箱裡的葷菜, 只要在吃之前徹底加熱, 可以保存1-2天, 雖然損失一些b族維生素, 但蛋白質可以完全保留, 也不至於產生有害物質。 而蔬菜儲藏中容易產生亞硝酸鹽, 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維生素c、葉酸等在儲藏和反復加熱之後損失極其嚴重。
另一方面, 葷菜再次加熱時味道仍然不錯, 而蔬菜再熱之後幾乎失去其美食價值。 故而一餐中應儘量集中精力號召大家把蔬菜吃完, 而葷菜可以留到下一餐再吃。 在葷菜當中, 最應先吃完的是水產品, 而肉類可以保存較長時間。
掌握翻新技術 剩菜變成新菜
過年吃剩菜, 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美食享受上, 都顯得不那麼容易接受, 不過如果把剩菜變成新菜, 感覺就大不一樣了。
如果是大塊的帶骨肉, 可以考慮煮成湯, 添加海帶、蘑菇、蘿蔔、青菜等配合;如果是沒有骨頭的大塊肉, 還可以考慮把它弄碎, 比如把豬肉切成肉碎, 雞撕成雞絲, 醬肉片切成肉絲, 然後和涼拌蔬菜搭配在一起, 或者做成餡餅、春捲的原料。 如果原本剩了油燜大蝦, 只需把油去掉, 炒點番茄醬, 改造成番茄大蝦, 又是一番風味。 魷魚、蝦仁等河鮮海鮮可以拿來做湯和湯麵的配料。
如果剩了米飯就更簡單了, 加黑芝麻、紅棗、燕麥、蓮子之類一起煮成粥, 味道真的很不錯, 而且相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