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專家認為冬瓜本身是寒涼性食物。 寒涼性食物在藥理上講屬於陰性,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效,多適用於熱性病症。 而部分胃火旺患者屬於陽虛,氣血虛或者痰濕體質。
陽虛、氣血虛或者痰濕體質的人怕冷、消化不良或者虛胖等“寒”症並且都禁忌寒涼性食物,因此冬瓜的寒涼性恰恰助長了胃火旺患者體內中的“寒”症。 綜上所述胃火旺人群不可以吃冬瓜等寒涼性食物。
為避免寒性在體內沉積,每週吃冬瓜不宜超過三次,如果是做成冬瓜湯,也不宜多喝,每次200克以內即可。
同時為中和寒性,烹飪時要注意搭配。 炒著吃時可以配溫性的牛肉,或加蒜、薑、洋蔥、豆豉等偏溫配料同炒;燉湯可以加入骨頭和性熱的生薑、蔥白;煮粥時和性溫的紅薯一起煮,都能起到暖胃作用。
去胃火食療方
1、苦瓜100克,開水焯後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番茄洗淨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後起鍋。 此菜可清胃健脾。
2、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薑10克。 將鮮蘆根洗淨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薑,略煮即可。
3、枇杷15個。 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 每日早晚分服。
4、蘿蔔汁性味辛、甘、涼,歸肺、胃經,有胃火者可以飲用蘿蔔汁進行調理治療。
5、喝綠豆粥。 石膏粉30克(切忌過量),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胃火的症狀
1、消穀善饑
通俗點說,中醫上所說的“消穀善饑”就是指——“吃得多,餓得快”。 胃好比一口大鍋,主管食物的腐熟,當胃熱熾盛的時候,就好像給這口大鍋不停地添加柴火,食物的腐熟速度就會變得十分迅速。 胃裡的食物消化完了,人就會覺得饑餓,從而迫使人不斷進食。
2、口苦口臭
胃這口“大鍋”,在消化食物的同時,受到胃熱的影響會不斷有“胃氣”的上升,造成口苦口臭。
3、口渴喜飲
胃火在上蒸過程中,會不斷伴隨胃液的蒸發,也就是中醫上說的“津液虧損”,這時大腦就會給人體一個缺水的信號,人因就覺得口渴而需要大量喝水,以補充體內水分的流失。
4、便秘
人體中津液虧損的同時,大腸中的糞便形成缺少水分,使得大便秘結,糞便排出困難。
5、齒痛齦腫
排除長智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出現了牙齦腫痛、甚至衄血的症狀往往就是因為胃火熾盛。 這一般是由於胃火灼傷經絡,導致了中醫上所說的“血熱妄行”。
6、舌紅苔黃
身體健康的人的舌頭一般都是呈“淡紅舌、薄白苔”,胃火旺盛的人,舌頭顏色都比較深,呈紅色、甚至絳紅色,“胃氣”的上蒸會導致舌苔變厚,舌苔一般呈比較厚重的黃色。
7、嘴角長痘
如果你嘴角時不時的就會冒幾顆“痘痘”,就要注意了,那也很有可能是胃火旺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