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視頻 教你練習太極拳揉手內功動作

練習太極拳現在已經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最愛, 在一些公園裡、廣場上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在練習。 下面, 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下關於太極拳揉手內功動作的練習, 趕緊跟著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

一、內功的運用要領

在學習揉手之前, 要熟練掌握棚、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勁。 揉手時應把這八種勁適當地配合在一起使用。 引化或擊發對方用的不是單純的一種勁法, 而是由幾種勁混合而成的。 這種混合勁不是指手式與外形的混合變化, 而是特指內功發出時兼有幾種勁的作用而言。 說到底,

就是要根據對方的情況來使用內功。 這也是功夫高深者在發勁時, 總給人以“棚捋擠按皆非似”之感覺的原因。 但必須注意, 只有首先分別掌握了棚、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勁後, 才能正確地將各種勁有選擇地混合使用。 如:使用棚、按、擠之混合勁擊發對方, 或用采、挒之混合勁引化對方時, 再以肘、靠內勁為後援, 就分別混合了五種或四種勁。 使用混合勁時, 不是事先設想固定要哪幾種勁相混合, 而是完全取決於當時的情況和使用者的功夫高低, 即根據應用自然混合。

這八種勁的本質皆是內氣。 其區別只在於內氣的不同表現方式和使用方法。 內功為“術”, 是無形無象的。 手法為“招”, 是有形有象的。 “術”為陰, “招”為陽, 兩者必須相互結合。

應用時, 正如太極圖所示, 陰不離陽, 陽不離陰。 即招裡必須有術通出, 術要由招找到通出之路。 光有招法而無術的結合是外力較量的手法, 光用術而不用手法領出則不能影響對方。 只有招中有術, 術隨招出, 才是內外相合的太極手法。

發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定發”, 又曰“靜發”;一種是“活發”, 又曰“動發”。 定發時腳步不動。 學發勁必須先從定發學起。 定發是一種基本而又普遍使用的發法。

活發是在腳起腳落之間進行的, 因此, 比定發難, 也比定發的威力大。 活發法與活步揉手不同。 要在熟練地掌握了活步揉手後方能懂得活發的奧妙。 活發是在足提起而將要落地之際進行的。 “足進一寸, 手長一尺”, 體現著活發的威力。

揉手時, 必須內外相合,

即內功與招式相結合。

為了做到內外相合, 應注意避免以下四點:

1、外轉內不轉, 謂之跑。 有跑而內不隨必傾。

2、內轉外不轉, 謂之藏。 有藏而不出必餒。

3、外開內不開, 謂之支。 有支而無援必斷。

4、內開外不開, 謂之蓄。 有蓄而無開必憋。

二、內功的運用方式與方法

太極拳的揉手功夫主要體現在兩種勁的應用, 即集中勁和分散勁。 這兩種勁純粹是內氣的應用, 這是區別於外家拳的基本特點。 其要領是剛柔相濟, 外柔內剛。

按照太極拳的傳統比喻, 當對方被發出時, 恰如“錢投鼓”、“球碰壁”。 “錢投鼓”原意是指以立著的硬幣投在有彈性的鼓面上被反彈回來, “球碰壁”原意是指有彈性的球碰在堅硬的牆壁上而被彈撞回來。 這些是對硬力被內氣發出時情形的形象描述。

太極拳善於運用陰柔陽剛矛盾統一的規律, 才形成了揉手中以柔克剛、棉裡藏針的獨特手法。

集中勁以自身為主攻擊對方, 使對方被發彈跳而出。 彈簧力即是集中勁的一種, 體現在一開一合之間。 合要合到自身, 將對方的來力引進, 然後使之落空。 開要開到對方身上, 使神、意、氣集中于對方身上, 使之不但不能擺脫, 而且其主動之力不由自主地變成被動之力(即我所借之力), 只有這樣在先合後開中使內氣鼓蕩, 才能把對方彈發出去。 應當注意彈不是推, 對方的感覺應當像碰上彈簧被反彈出去一樣。

分散勁主要表現在沾、連、粘、隨和內勁松沉上。 要掌握對方的動向, 首先要影響對方中心,

誘使其發出“正勁”。 “正勁”就是對方中心受到影響時反應出來的勁。 要掌握對方中心就要使自己的鬆散勁滲入對方中心, 然後再吸引或發放對方。 吸引力是鬆散勁法中的一種。 吸引要用各種方法, 將對方之來力順肘向身外化解, 使對方不由自主地失去重心, 即引進落空。 吸引力的發揮要善於變換手法。 用吸引力變換手法時, 腕部不能下勾或上翻, 應自然伸直和鼓起。 通過手將對方來力順送到肘, 再由肘引向身外, 不要引到自己的身上。 同時還必須準確地掌握吸引的時機, 只有恰到好處地運用這種變換, 才能使對方來不及變和陷於被動。

太極拳功夫是在長期的盤架子過程中練就的, 沒有這個基礎就不可能在揉手方面求得發展。 無論是盤架子還是揉手,都必須注意以內功的練習和應用為主,即以神、意、氣的練習和應用為主。而在練習揉手時,則主要是將自己的神、意、氣發出,影響對方的中心。這種神、意、氣的影響不是拙力,而是太極拳內功勁法的巧妙應用。太極揉手的八種勁,即棚、捋、擠、按,采、挒、肘、靠,是集中勁和分散勁的結合應用。這八種勁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體現在身體上應當是靈活自如、隨機應變比的,如:雖然棚勁的運用圓散自如,但如果沒有按擠內勁配合,就不能巧妙地發出對方,要使每一種勁隨時都能轉化為另一種勁,在揉手時才能乘人之勢。借人之力。)

在揉手過程中,要使自己的鬆散勁滲入對方體內,並由頂力的四周圍集中通向對方中心,控制其勁源。相接之際要避實就虛或以虛帶實,不丟不頂。為了使自己的內氣能暢通發出,就要善於準確地尋找對方的空隙,通過空隙直通對方中心。在這裡,先決條件就是要全身放鬆。否則,就無鬆散勁滲入對方,更談不上集中通向對方中心,控制對方。由此可見,松、散、通、空在揉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老拳譜在論述“手式”時講:“惟接手先著力,即時鬆開”,意思是手要著力而不要接力。不著力就不能聽勁,不鬆開就不能引化、擊發對方。假如對方用拳擊來,我以手先接觸,接手後不要“跑”,更不要頂。“鬆開”是指要接對方頂力的側。將對方來力的一半引化到身外,剩下的一半留著借力發人用。

“接手半邊空”是講與對方接手時要側接。接手時手式旋轉是側接的一種方法。通過手式的旋轉,只接對方來力的一半,使其來力的另一半落空,並將自己的內勁滲入對方體內。然後掌握好時機,一空即發。如稍遲緩,對方的力改變後,就不能將其發出。同樣,接手後可用肘空或肩空。肘空或肩空後立即將肘、肩之內勁通向對方勁源。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需要動作連貫。

“避實就虛,以虛帶實”是講揉手時,要避開對方來力的正直方向,即避開“實”,而去接對方的側點或無力的部位,即就“虛”。對方的勁側就是對方的“實中虛”。接 “虛”後,通過虛點帶著對方的“實”點向對方勁源發力,由此便可實現借力發人,四兩撥千斤。

“接力不過腕”,“發勁一貫串”,是講與對方接手時,雖然以手掌相接觸,實際上是用腕部接來力。要通過腕部的旋轉變化引化對方來力,不使其由腕部進人自己身內。發勁時,要由九曲珠的中間一顆珠子為後援,貫串上邊四顆珠子,將內勁通至腕、手併發出手外。“一貫串”是說內勁的發出要暢通無阻。

無論是盤架子還是揉手,都必須注意以內功的練習和應用為主,即以神、意、氣的練習和應用為主。而在練習揉手時,則主要是將自己的神、意、氣發出,影響對方的中心。這種神、意、氣的影響不是拙力,而是太極拳內功勁法的巧妙應用。太極揉手的八種勁,即棚、捋、擠、按,采、挒、肘、靠,是集中勁和分散勁的結合應用。這八種勁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體現在身體上應當是靈活自如、隨機應變比的,如:雖然棚勁的運用圓散自如,但如果沒有按擠內勁配合,就不能巧妙地發出對方,要使每一種勁隨時都能轉化為另一種勁,在揉手時才能乘人之勢。借人之力。)

在揉手過程中,要使自己的鬆散勁滲入對方體內,並由頂力的四周圍集中通向對方中心,控制其勁源。相接之際要避實就虛或以虛帶實,不丟不頂。為了使自己的內氣能暢通發出,就要善於準確地尋找對方的空隙,通過空隙直通對方中心。在這裡,先決條件就是要全身放鬆。否則,就無鬆散勁滲入對方,更談不上集中通向對方中心,控制對方。由此可見,松、散、通、空在揉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老拳譜在論述“手式”時講:“惟接手先著力,即時鬆開”,意思是手要著力而不要接力。不著力就不能聽勁,不鬆開就不能引化、擊發對方。假如對方用拳擊來,我以手先接觸,接手後不要“跑”,更不要頂。“鬆開”是指要接對方頂力的側。將對方來力的一半引化到身外,剩下的一半留著借力發人用。

“接手半邊空”是講與對方接手時要側接。接手時手式旋轉是側接的一種方法。通過手式的旋轉,只接對方來力的一半,使其來力的另一半落空,並將自己的內勁滲入對方體內。然後掌握好時機,一空即發。如稍遲緩,對方的力改變後,就不能將其發出。同樣,接手後可用肘空或肩空。肘空或肩空後立即將肘、肩之內勁通向對方勁源。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需要動作連貫。

“避實就虛,以虛帶實”是講揉手時,要避開對方來力的正直方向,即避開“實”,而去接對方的側點或無力的部位,即就“虛”。對方的勁側就是對方的“實中虛”。接 “虛”後,通過虛點帶著對方的“實”點向對方勁源發力,由此便可實現借力發人,四兩撥千斤。

“接力不過腕”,“發勁一貫串”,是講與對方接手時,雖然以手掌相接觸,實際上是用腕部接來力。要通過腕部的旋轉變化引化對方來力,不使其由腕部進人自己身內。發勁時,要由九曲珠的中間一顆珠子為後援,貫串上邊四顆珠子,將內勁通至腕、手併發出手外。“一貫串”是說內勁的發出要暢通無阻。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