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溶血性貧血化驗檢查

溶血性貧血實驗室檢查的目的有二:①肯定溶血證據;②尋找溶血原因;③確定主要溶血部位, 以便分類和制訂治療方案。 本節敘述有關溶血的一般實驗室檢查方法, 至於某些病因學檢查在有關疾病中討論。

(一)反映紅細胞破壞過多、血紅蛋白大量分解的實驗室檢查。

1.血紅蛋白血症正常血漿只有微量的游離血紅蛋白, 約1~10mg/L。 當大量溶血時, 主要是急性血管內溶血時, 可高達1000mg/L以上。

2.血清結合珠蛋白降低血清結合珠蛋白是血漿中一組α2糖蛋白, 作用似血紅蛋白的轉運蛋白質, 在肝臟內產生。 正常血清含量為500~1500mg/L。

血管內溶血後, 1分子的結合珠蛋白可結合1分子的游離血紅蛋白。 此種結合體很快地從血中被肝實質細胞所清除, 其清除速度大約為130mg/L小時。 約3~4天后, 血漿中結合珠蛋白才復原。 血清結合珠蛋白的降低可以提示溶血。 結合珠蛋白在肝病時可降低, 而在感染及惡性腫瘤中可升高。

3.血紅蛋白尿游離血紅蛋白和結合珠蛋白相結合的產物, 由於分子量大, 不能通過腎小球排出。 但當血漿中游離血紅蛋白超過了結合珠蛋白所能結合的量, 多餘的血紅蛋白即可從腎小球濾出。 一般血漿游離血紅蛋白量大於1300mg/L時, 臨床出現血紅蛋白尿。 血紅蛋白尿必須與肌紅蛋白尿或血尿相鑒別。

4.高鐵血紅素白蛋白血症(methemalbuminemia)血漿中游離血紅蛋白很易氧化為高鐵血紅蛋白,

接著分解為高鐵血紅素。 後者與血漿白蛋白結合形成高鐵血紅素白蛋白, 是溶血的一種指標, 但不敏感。

5.血結素(hemopexin)缺乏血結素系在肝內合成, 正常血清中含5g~10g/L, 能結合迴圈中由高鐵血紅蛋白分解的游離血紅素, 最後被肝臟清除。 在血管內溶血時, 血結素被大量結合而耗竭, 因此它的缺乏常提示嚴重的血管內溶血。

6.含鐵血黃素尿被腎小管重吸收的游離血紅蛋白, 在腎曲小管上皮細胞內被分解為卟啉、鐵及珠蛋白。 鐵以含鐵血黃素形式沉積在上皮細胞內, 當細胞脫落隨尿排出, 即成為含鐵血黃素尿。 含鐵血黃素尿主要見於慢性血管內溶血。 急性血管內溶血時, 含鐵血黃素尿要幾天後才陽性,

並可持續一段時間。

7.高膽紅素血症大量溶血時, 血清游離膽紅素增高, 因此結合膽紅素常少於總膽紅素的15%。 由於肝臟清除膽紅素的能力很強;所以黃疸常僅是中度或輕度的, 即使急性大量溶血時, 一般也不超過85.5μmol/L。 血清膽紅素濃度除取決於血紅蛋白分解的程度外, 尚與肝臟清除膽紅素的能力密切有關。 慢性溶血性貧血患者由於長期高膽紅素血症, 導致肝功能損害, 可合併肝細胞性黃疸。

8.糞膽原排出增多正常人每日糞便內排出糞膽原量為68~473μmol/L。 當血紅蛋白大量分解時, 每日糞膽原排泄量可增至680~1700μmol/L;甚至可高達2550μmol/L。 約10%~20%糞膽原可能來自骨髓中紅細胞無效生成和非血紅蛋白血紅素在肝內轉換所致。 此外排泄量易受腹瀉、便秘及抗生素等藥物的影響,

每日波動很大, 故宜連續測定3~4天, 以求其平均數。 糞膽原排泄與患者原先的血紅蛋白基數及體重有關。 應根據下列公式算出其糾正值和溶血指數:

糾正的糞膽原排泄量=測得的24小時糞膽原量×15(g/dl)60(kg)

患者血紅蛋白(g/dl)×患者體重溶血指數=糾正的糞物迴圈血紅膽原排匯量紅蛋白總量×100(正常值11~21)

9.尿液中尿膽原排出增多正常人每天從尿中排出的尿膽原為0~5.9μmol。 急性大量溶血時, 尿膽原排出量可明顯增加。 慢性溶血患者尿膽原量並不增多, 僅在肝功能減退, 無法處理從腸道吸收的糞膽原時, 尿中尿膽原才會增多。

(二)反映紅細胞壽命縮短、易於破壞的實驗室檢查

1.紅細胞的形態改變球形紅細胞的直徑較正常紅細胞小但厚度增加,
體積相似而表面面積減少。 塗片染色, 球形細胞中間缺少蒼白區, 染色較深, 正常人血片中也可偶見。 如球形細胞數量增多, 常提示紅細胞壽命縮短易於破壞, 因為球形紅細胞不能變形, 當通過脾索時, 易被阻滯而破壞。 引起球形細胞增多的原因有遺傳性紅細胞膜的缺陷或後天獲得因素, 如化學中毒、燒傷、自身免疫等。 其它紅細胞畸形尚有靶形、鐮形、橢圓形、口形、棘形、短鋸齒形、碎裂細胞等, 其形態及臨床意義參閱有關疾病。

2.海因小體經體外活體染色(甲基紫或煌焦油藍)後, 在光學顯微鏡下發現1~2μ大小顆粒狀折光小體, 大多分佈在紅細胞膜邊緣上。 電鏡觀察, 海因小體使紅細胞膜變形並有皺紋, 原有雙層膜消失。 海因小體是受損紅細胞內的一種包涵體,是紅細胞內變性血紅蛋白的沉澱物,發生於不穩定血紅蛋白病、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症及芳香族的苯胺或硝基類化合物中毒所致的溶血性貧血。

3.紅細胞脆性增加常用的紅細胞脆性試驗有紅細胞滲透性脆性試驗和自體溶血試驗。紅細胞的滲透性脆性顯示紅細胞面積和體積的比例關係,如紅細胞面積、體積比例縮小則脆性增加,比例增大則脆性減低。球形細胞滲透性脆性增加,顯示對低滲鹽水的抵抗力減低。靶形和鐮形紅細胞則相反,顯示對低滲鹽水的抵抗力增強。如將去纖維蛋白血在37℃孵育24小時後,可增加脆性試驗的敏感性。

自體溶血試驗與滲透性脆性試驗是相一致的,脆性增加時自體溶血也增加,主要用於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的診斷。加入葡萄糖能糾正自體溶血試驗陽性者提示為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

4.紅細胞壽命縮短紅細胞的壽命測定為診斷溶血的可靠指標,其優點有:①當一般檢查不能肯定時,此試驗常能顯示溶血;②用以估計溶血的嚴重度;③可鑒別溶血是由於紅細胞內缺陷或紅細胞外缺陷,或兩者均有缺陷。由於測定方法較複雜,不作為一般常規檢查。目前常用有51Cr、32P-DFP或3H-DFP(二異丙基氟磷酸)標記紅細胞法。51Cr實際上僅代表細胞壽命的指數。32P-DFP或3H-DFP測定比較接近紅細胞的壽命,該法較51Cr為敏感,能檢出輕微紅細胞壽命縮短。

(三)反映紅細胞代償性增生的實驗室檢查

1.網織紅細胞增多溶血性貧血時,因血紅蛋白的分解產物刺激造血系統,導致骨髓幼紅細胞代償性增生。網織紅細胞一般可達5%~20%。由於網織紅細胞百分數受到血液紅細胞數的影響。因此應計算網織紅細胞的絕對值(參見"貧血概論")。

2.周圍血液中出現幼紅細胞一般不多,約1%左右,主要是晚幼紅細胞。此外在嚴重溶血時尚可見豪-膠小體和幼粒細胞。由於網織紅細胞及其他較不成熟紅細胞自骨髓中大量釋至血液,故周圍血液中大型紅細胞增多。

3.骨髓幼紅細胞增生溶血性貧血時,粒紅比例(正常為3∶1)常倒置,顯示幼紅細胞顯著增生,以中幼和晚幼紅細胞最多,形態多正常。骨髓增生情況也可經X線檢查顯示顱骨和其他扁平骨;嚴重時甚至長骨有髓腔的擴大和骨皮質變薄。這類變化常見於海洋性貧血、鐮形細胞性貧血,有時也見於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程度也可用52Fe等來測定血漿及紅細胞鐵運轉率,常超過正常2~4倍。

海因小體是受損紅細胞內的一種包涵體,是紅細胞內變性血紅蛋白的沉澱物,發生於不穩定血紅蛋白病、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症及芳香族的苯胺或硝基類化合物中毒所致的溶血性貧血。

3.紅細胞脆性增加常用的紅細胞脆性試驗有紅細胞滲透性脆性試驗和自體溶血試驗。紅細胞的滲透性脆性顯示紅細胞面積和體積的比例關係,如紅細胞面積、體積比例縮小則脆性增加,比例增大則脆性減低。球形細胞滲透性脆性增加,顯示對低滲鹽水的抵抗力減低。靶形和鐮形紅細胞則相反,顯示對低滲鹽水的抵抗力增強。如將去纖維蛋白血在37℃孵育24小時後,可增加脆性試驗的敏感性。

自體溶血試驗與滲透性脆性試驗是相一致的,脆性增加時自體溶血也增加,主要用於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的診斷。加入葡萄糖能糾正自體溶血試驗陽性者提示為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

4.紅細胞壽命縮短紅細胞的壽命測定為診斷溶血的可靠指標,其優點有:①當一般檢查不能肯定時,此試驗常能顯示溶血;②用以估計溶血的嚴重度;③可鑒別溶血是由於紅細胞內缺陷或紅細胞外缺陷,或兩者均有缺陷。由於測定方法較複雜,不作為一般常規檢查。目前常用有51Cr、32P-DFP或3H-DFP(二異丙基氟磷酸)標記紅細胞法。51Cr實際上僅代表細胞壽命的指數。32P-DFP或3H-DFP測定比較接近紅細胞的壽命,該法較51Cr為敏感,能檢出輕微紅細胞壽命縮短。

(三)反映紅細胞代償性增生的實驗室檢查

1.網織紅細胞增多溶血性貧血時,因血紅蛋白的分解產物刺激造血系統,導致骨髓幼紅細胞代償性增生。網織紅細胞一般可達5%~20%。由於網織紅細胞百分數受到血液紅細胞數的影響。因此應計算網織紅細胞的絕對值(參見"貧血概論")。

2.周圍血液中出現幼紅細胞一般不多,約1%左右,主要是晚幼紅細胞。此外在嚴重溶血時尚可見豪-膠小體和幼粒細胞。由於網織紅細胞及其他較不成熟紅細胞自骨髓中大量釋至血液,故周圍血液中大型紅細胞增多。

3.骨髓幼紅細胞增生溶血性貧血時,粒紅比例(正常為3∶1)常倒置,顯示幼紅細胞顯著增生,以中幼和晚幼紅細胞最多,形態多正常。骨髓增生情況也可經X線檢查顯示顱骨和其他扁平骨;嚴重時甚至長骨有髓腔的擴大和骨皮質變薄。這類變化常見於海洋性貧血、鐮形細胞性貧血,有時也見於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程度也可用52Fe等來測定血漿及紅細胞鐵運轉率,常超過正常2~4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