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其中飲食調理是重要一環。 但是骨質疏鬆的患者飲食並非簡單的滋補, 更應明白他們需要吃什麼。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骨質疏鬆的飲食調理原則
一、日常的飲食要補充豐富的維生素, 比如牛奶、蛋類、瘦肉等, 同時要補充足夠的鈣質。 但是要減少鹽的攝入量, 進而保存體內的鈣質。
二、飲食要保證維生素D的攝入量, 膳食鈣如果由於某些原因不能滿足需要, 必要的時候可以補鈣劑。 骨質疏鬆的飲食需要合理補鈣。 宜吃含有充足的維生素D及C的食物,
三、骨質疏鬆患者需節制飲酒。 不能吃得過鹹。 吃鹽過多, 也會增加鈣的流失, 會使骨質疏鬆症症狀加重。 在實驗中發現, 每日攝取鹽量為0.5克, 尿中鈣量不變, 若增加為5克, 則尿中鈣量顯著增加。
四、 骨質疏鬆患者需注意磷酸的攝取量, 理想的攝取量鈣質與磷酸應是1:1,因鈣質較 不易被吸收, 所以應增加鈣質的吸收量。 這也是屬於骨質疏鬆的飲食護理方式之一。
五、不能長期飲濃茶。 茶葉內的咖啡因可明顯遏制鈣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進尿鈣排泄, 造成骨鈣流失, 日久誘發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患者的飲食烹調方法
烹調方法也相當重要, 一些蔬菜如菠菜、莧菜等, 含有較多的草酸, 影響鈣的吸收。 如果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 濾去水再烹調, 可減少部分草酸。 再則穀類中含植酸酶, 可分解植酸鹽釋放出游離鈣和磷, 增加利用率。 植酸酶在55℃環境下活性最高, 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 可以先將大米加適量的水浸泡後再洗, 在麵粉、玉米粉、豆粉中加發酵劑發酵並延長發酵時間, 均可使植酸水解, 使游離鈣增加。
骨質疏鬆患者日常應多吃哪些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豆類及豆製品、麵筋、大米、花生等。
2、肉蛋奶的選擇:牛奶、魚類、蝦蟹、乳製品、沙丁魚、青魚、雞蛋、紅肉、牡蠣、蝦米等。
3、蔬菜的選擇:油菜、胡蘿蔔、青椒、番茄、西蘭花、茄子、萵苣、黃瓜、西芹等。
4、水果的選擇:蘋果、香蕉、獼猴桃、橘子等。
5、其它:芝麻、核桃、松子、蘑菇。 飲食禁忌低磷、低鹽、低糖飲食, 戒煙、限酒、少喝咖啡。
除了飲食調理, 還有適當的鍛煉和日常作息調整, 骨質疏鬆患者一定要多加留意。
健康之路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