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某些自覺症狀, 往往是反映肝功能代償與否的一面鏡子。 例如慢性肝病患者, 若感到困倦乏力、食欲減退、噁心、腹脹、尿黃、浮腫等, 是肝功能惡化的信號, 應及時就醫, 早診早治, 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必要時應住院治療。 因涉及失代償的方方面面, 要改善肝功能, 只有在專科醫師的精心診治下, 才能得到全面的綜合治療。 不過, 改善肝功能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即使是專科醫師, 有時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才能扭轉局面。 當然, 失敗者亦有之。 肝功能的全面改善, 常需要數周、數月乃至數年時間,
最常見併發症:食管靜脈破裂出血
肝硬化最危險、最常見的併發症, 是門脈高壓症引起的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肝硬化處於危險期的病人中, 近半數是由於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所引起。 因此防止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在防治併發症中佔有突出地位。 預防出血的藥物, 有普萘洛爾、漢防己甲素、呱唑嗪、硝苯地平、硝酸甘油等, 單用或兩藥聯用, 具體選擇用藥, 以及劑量、療程, 均應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已有出血的患者, 除用藥物預防再出血外,
嚴重併發症:肝癌
肝硬化另一個嚴重併發症是原發性肝癌。 大多數肝癌是在肝硬化基礎上發生的。 由於肝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發病機制極為複雜, 所以給一級預防帶來困難。 但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手術切除的二級預防, 只要醫患配合好, 是完全可行的。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酒精等引起的肝硬化, 都有發生肝癌的潛在危險。 這類患者同屬於高危人群, 應每半年進行一次血清甲胎球蛋白及b超檢查, 可以早期發現小肝癌或微小肝癌。 一經確診, 立即手術切除, 以把肝癌根治于萌芽狀態, 這是目前防治肝癌的最佳方案,
工作、生活注意事項
凡是慢性肝病患者, 一經確診為肝硬化, 既不能掉以輕心, 又不能談虎色變。 過度的心情壓抑與精神緊張, 會削弱自身的免疫功能, 不僅不利於疾病的恢復, 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生活起居要有規律。 早期肝硬化肝功能代償良好者, 如血清白蛋白在40克/升時, 可以照常工作, 但應勞逸結合, 不可過度勞累;可以做些活動量不大的鍛煉, 如太極拳之類的運動, 進行有節奏的深呼吸, 促進肝臟的血液回流, 改善肝臟血液迴圈, 以利於肝臟病變的修復。
晚期肝硬化患者以休息為主, 絕對禁酒, 飲食宜少鹽清淡, 柔軟易消化, 且營養要豐富。 用適量動物蛋白對疾病恢復有利, 絕對禁止葷食是錯誤的。
需要指出的是, 肝硬化患者用藥一定要得當。 任何藥物都需經過肝臟代謝處理, 雜藥亂投, 有可能增加肝臟的負擔, 甚至引起藥物性肝損害。 所以, 可用可不用的藥儘量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