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習慣性脫臼的注意事項

在生活中,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個詞, 叫習慣性脫臼, 它讓人既痛苦又難治。 對於喜歡運動的人來說, 肩關節頻繁脫位的“習慣”會帶來很大麻煩。 為什麼會引起習慣性脫臼?這是這麼一回事呢?

什麼是習慣性脫臼?

復發性脫臼(俗稱習慣性肩關節脫臼), 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可以把肩關節弄脫位, 然後, 又可以再弄回正常位置, 也就是患者可以“表演”自己的肩關節自由進出;第二類是最常見的, 主要是因為創傷, 也就是經由外力造成肩關節脫位後的後遺症。

如何預防習慣性脫臼?

肩關節脫位 不可盲目自行復位

肩關節是全身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 能完成屈、伸、內收、外展和環繞等動作。 肩關節的靈活與穩固本是矛盾的。 肱骨頭大而圓, 但關節淺而小, 四周加高的軟骨又比不上骨質堅硬。 因此, 整個關節結構, 如同一個大蘋果放在小碟子裡, 受到暴力後很容易滑出, 發生脫位。 第一次肩關節脫位後, 如果沒有正確固定, 或休息時間不足就擅自活動, 會導致損傷不能癒合, 關節穩定程度下降。 日後稍不留心, 即可引起復發, 成為“習慣性肩關節脫位”。

脫臼後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1、鹹肉

鹹肉富含有大量的鹽分, 容易導致水腫, 水鈉儲溜、加重病情, 不利於患者身體的恢復。

2、糯米飯

糯米粉是屬於比較難消化的食物, 容易導致腸道蠕動減慢,

腹部脹滿, 不利於患者身體的恢復。

3、生蒜

生蒜是屬於刺激性的食物, 容易導致充血腫脹, 加重病情, 不利於患者的恢復。

脫臼後的飲食食譜有哪些?

1、炒油菜莧

油菜莧250克。

用法:油菜莧洗淨, 切成小段, 菜油起油鍋, 將油菜莧炒熟, 加少許精鹽、味精, 分次食用, 每日2次, 連續1周。

功效:活血祛瘀通絡。

主治: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 腫脹明顯不退者。

2、赤小豆竹筍湯

赤小豆100克, 綠豆100克, 竹筍30克。

用法:將赤小豆、綠豆、嫩竹筍分別洗淨, 置鍋中, 加清水500毫升, 急火煮開3分鐘, 文火煮20分鐘, 分次食用, 連服1周。

功效:消腫活血, 逐血利濕。

主治:關節脫位重定後早期, 局部腫脹明顯, 瘀塊不退者。

3、豬蹄黃豆湯

豬蹄2只, 黃豆100克。

用法:豬蹄洗淨, 剁碎, 置鍋中, 加黃豆, 加清水1000毫升,

急火煮開3分鐘, 加黃酒、薑、蔥、精鹽少許, 改文火煮60分鐘, 分次食用, 連服10天左右。

功效:滋養筋骨、滑利關節。

主治:關節脫位復位後晚期, 關節僵硬, 不能伸屈者。

小編在這提醒, 一旦發生脫臼後要及時就醫休息, 否則脫臼一旦成了習慣, 會對我們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