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24式視頻 練好太極拳24式的注意事項

太極拳的作用是非常多的, 生活中我們要經常練習太極拳, 有著非常好的養生保健的作用, 對於常見的疾病也有非常好的預防及治療作用。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24式視頻來瞭解一下吧!

練好太極拳24式的注意事項

1.練習太極拳24式的時候要注重以心行氣, 以氣運身, 逐步達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效果, 才有利健康。

2.用勁要剛柔相濟、陰陽參半。 太極拳的用勁要符合太極拳剛柔相濟的練功原則, 既不能過於柔軟, 也不可偏於堅剛。 柔軟無力難以長功, 堅剛過度則難養氣血。 故此必須循陰陽中和、剛柔參半之路徑習練方可得“太極勁”。

太極拳主張用意不用力, 很多拳者學習太極拳注重慢, 但忽視了蠻勁, 太極拳的要求是慢而不摻雜蠻勁。

3.練太極拳24式的時候不要用拙力, 如果周身肌肉緊張, 對於用力部位和著力點胡亂選擇, 這就是所謂的“拙力”。

練太極拳絕不可用拙力。 若用拙力, 則周身血脈不能通順, 筋骨不能舒暢, 以致全身拘謹, 四肢不活。

身為拙氣所滯, 滯於何處絕密件何處成病, 當時不覺, 必於後發。 在推手中若用出力, 必為能手所乘, 以致傾跌。 若雙方均用拙力, 必發生頂抗的毛病, 不能體現太極拳沾、連、粘、隨之特點。

4.練拳亦不可努, 努則力剛易折, 且氣易阻隔於胸, 肺被排擠, 久之必得胸憋肺炸之病。

堅持練習太極拳能修復身體病灶,

太極拳是一項調節氣血的運動, 氣血順暢則百病消。

練習24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

神為主帥, 意動身隨

在練習24式太極拳的過程中, 要求用意念引導動作, 要將我們的注意力全部都貫注到動作中去。

例如:做太極拳“起勢”兩臂徐徐前舉的動作, 從形象上看, 與體操中兩臂前平舉的動作相似, 但在太極拳的練法上, 從開始做動作前就要有向前平舉的意念。

做氣沉丹田就要有把氣沉到腹腔深處的意念。 意不停, 動作隨之不停, 猶如用一條線把各個動作貫穿起來一樣。 古人在練拳過程中所總結的“神為主帥, 意動身隨”, 就是強調用意念引導動作。

注意放鬆, 不用拙力

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 一定要保持身體正常姿勢的情況下,

保持放鬆的狀態, 要使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關節都放鬆。

在做動作的過程中, 要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勁, 人體的脊柱按自然的狀態直立, 頭、軀幹、四肢等部位自然、舒展地活動, 達到式式連貫、處處圓活、不僵不拘、周身協調、動作自如的狀態。

上下相隨, 周身協調

太極拳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 有人說, 打太極拳時全身“一動無有不動”、“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成一氣”, 這些都是形容練太極拳時“上下相隨, 周身協調”的意思。

初學者雖然在理論上也知道要以腰為軸, 由軀幹帶動四肢來進行活動, 但往往感到力不從心。 在這種情況下, 可先練習單式動作, 同時練習步法, 然後再進行套路練習。

分清虛實, 穩定重心

在掌握太極拳身體姿勢的動作要領後,

要注意動作的虛實和身體的重心。 因為在太極拳的套路中, 動作之間的連接, 以及位置方向的改變, 都貫穿著步法的變換和重心的轉移, 同時, 還要講究身法和手法的運用。

不論由虛到實, 還是由實到虛, 既要分明, 又要連貫銜接, 做到勢斷意不斷, 一氣呵成。 所謂“邁步如貓行, 運動如抽絲”, 就是對太極拳腳步輕盈和動作均勻的描述。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