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拳譜 吳式28式太極拳教學口決

吳式太極拳是太極拳流派之一, 當今人們練吳式太極拳也能達到養生功效。 太極拳的特點虛實轉換, 剛柔相濟, 特別是在腳上轉換的時候, 一定要分清虛實, 下面隨著太極拳拳譜, 學習一下吳式28式太極拳教學口訣。

吳式28式太極拳的身法要求

練吳式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 身體不偏不倚, 不能有東倒西歪的現象, 在練習中, 靜心領會吳式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1)虛領頂勁(又稱頂頭懸)

《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精神能提得起, 則無遲重之虞, 所謂頂頭懸也。 ”說明虛領頂勁的重要性。 方法是頭部正直, 但不能用力。

下頦稍向內收, 也要輕鬆;頸部要靈活, 但不能晃動。 這三項要領構成“虛領頂勁”。 無論身體如何轉動, 這個姿勢必須保持。

頭為身體之首, 身體穩定的前提就是頭部保持穩定, 這樣練習起來才能快速入靜, 吳式太極拳是一項全身運動, 身體協調性好健身效果才會好。

(2)含胸拔背

練習太極拳功架無論快或慢, 最忌挺胸, 挺胸易導致軀幹僵直, 影響氣的上升, 壓胸易使氣閉, 此兩者皆不合太極拳的練氣法。 “含”是微包的意思, 含胸是胸微微下沉, 肺則向下開張, 肺活量自然加大, 氣則沉于丹田。

“拔”是上提的意思, 拔是用頭將背微微提起, 有了“虛領頂勁”, 背部自然提起, 使脊柱垂直, 則中樞神經安定。 所以“含胸拔背”是互相關連的, 做好“含胸拔背”則渾身顯得輕利。

吳式28式太極拳教學口決

一、起勢

1、左腳橫移;2、左腳落平;3、兩腕前棚;4、兩掌下按。

二、攬雀尾

1、坐步抱掌;2、弓步打擠;3、轉身錯掌;4、坐步抱掌;5、弓步打擠;6、翻掌前伸;7、坐身回捋。

8、轉腰翻掌;9、弓步前棚;10、坐身擺臂;11、回身推掌;12、轉腰擺掌。

三、摟膝拗步

1、轉身提按;2、弓步摟按;3、上步提按;4、弓步摟按;5、上步提按;6、弓步摟按。

四、手揮琵琵

1、坐身翻掌;2、左抱七星;3、翻掌前抹;4、上步棚掌。

五、金雞獨立

1、坐身臂掌;2、弓步穿掌;3、起身挑掌;4、落步劈掌;5、弓步穿掌;6、起身挑掌。

六、倒攆猴

1、蹲身反按;2、弓步摟按;3、坐步提按;4、左寒雞式;5、撤步按掌;6、坐步提按。

7、右寒雞式;8、撤步按掌;9、坐步提按;10、左寒雞式;11、撤步按掌。

七、海底針

1、坐身前指;2、蹲身栽掌。

八、扇通背

1、起身挑掌;2、舉掌上步;3、馬步架打。

九、撇身捶

1、轉身下捋;2、開步撇拳。

十、進步栽捶

1、上步攔掌;2、弓步栽拳。

十一、野馬分鬃

1、上步分掌;2、弓步棚捋;3、上步分掌;4、弓步棚捋。

十二、玉女穿梭

1、上步合掌;2、弓步前棚;3、坐身旋掌;4、轉腰托掌;5、弓步架打;6、轉身合掌;7、上步抱臂。

8、弓步前棚;9、坐身旋掌;10、轉腰托掌;11、弓步架打。

十三、左右分腳

1、坐身回捋;2、立身合掌;3、轉腰上步;4、弓步前抹;5、轉腰劈掌;6、回身架掌;7、起身舉掌。

8、分腳劈掌;9、落步合掌;10、弓步前抹;11、轉腰劈掌;12、回身架掌;13、起身舉掌;14、分腳劈掌。

十四、獨立打虎

1、插步合掌;2、蹲身下捋;3、弓步按掌;4、獨立架打;5、撤步合掌;6、蹲身下捋;7、弓步按掌;8、獨立架打。

十五、右蹬腳

1、收腿抱拳;2、兩掌高舉;3、蹬腳劈掌。

十六、雙峰貫耳

1、轉身合掌;2、落步反采;3、弓步貫拳。

十七、披身蹬腳

1、轉身分拳;2、蹲身抱拳;3、起身舉拳;4、蹬腳劈掌。

十八、雲手

1、落步棚掌;2、前踹撩掌;3、落步雲掌;4、上步撩掌;5、轉身雲掌;6、回身雲掌;7、前踹撩掌;8、落步雲掌。

十九、正單鞭

1、上步鉤手;2、馬步平按。

二十、下式

1、弓步捋掌;2、立身提手;3、弓步按掌;4、回身下按。

二十一、上步七星

1、弓步穿掌, 2、上步架掌。

二十二、退步跨虎

1、撤步伸掌;2、坐身按掌;3、轉身提按;4、虛步按掌。

二十三、撲面掌

1、轉身擺掌;2、坐身托掌;3、弓步按掌;4、上步托掌;5、弓步按掌。

二十四、轉身擺蓮

1、轉身擺掌;2、兩掌沉采;3、右腿上提;4、擺腳捋掌。

二十五、彎弓射虎

1、蹲身捋掌;2、轉腰提拳;3、回身架打。

二十六、搬攔捶

1、坐身抱拳;2、退步錯拳;3、坐身搬掌;4、坐步攔掌;5、弓步沖拳。

二十七、抱虎歸山

1、轉身分掌;2、起身上棚;3、兩掌交叉;4、兩肘沉采。

二十八、收勢

1、蹲身分肘;2、起身按掌;3、收腳還原。

吳式28式太極拳的身法特點

1、中正

每一個姿勢務求端正, 最忌偏斜。 重心必須穩定, 開合必須講究虛實對稱。 尤其是三盤(胸臂以上為上盤、腰胯為中盤、腿為下盤)功夫必須協調。

要注意以腰胯為全身之樞紐, 下盤是基礎, 上盤則以頂頭懸(虛領頂勁)作為綱領。 中正即《十三勢歌訣》中說的“尾閭中正神貫頂, 滿身輕利頂頭懸”。

所以說, 在貫徹“中正”要領的同時, 我們還需要注意重心的穩定。

2、安舒

安舒的要領就是自然, 切忌牽強。 要求“神清氣和、體靜身柔”。 練拳時必須排除一切干擾, 動作要柔和、舒展, 呼吸要平穩、深長。

安舒還有一個重要的法則, 即是“氣沉丹田”。 如果在練拳中達不到安靜的要求, 也就無法做到“氣沉丹田”。

3、輕靈

練太極拳必須遵守“輕靈”法則。 《太極拳論》開始就說:“一舉動, 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輕靈是相對於重濁而言。這是太極拳區別於其他武術的最為重要之處。

吳式太極拳的學習,要注意周身的整體性,掌握這個原則,才能做到處處能“輕靈”。

結語:以上就是吳式28式太極拳教學口訣,想要學習吳式太極拳的朋友趕緊行動起來,看了上文的介紹,對您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堅持練吳式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在練習中,一定要分清虛實變化。

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輕靈是相對於重濁而言。這是太極拳區別於其他武術的最為重要之處。

吳式太極拳的學習,要注意周身的整體性,掌握這個原則,才能做到處處能“輕靈”。

結語:以上就是吳式28式太極拳教學口訣,想要學習吳式太極拳的朋友趕緊行動起來,看了上文的介紹,對您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堅持練吳式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在練習中,一定要分清虛實變化。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