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孫氏太極拳 如何掌握孫式太極的六大功法

孫氏太極拳有六大功法事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 今天, 我們就和大家跟著孫式太極拳視頻教程來學習下孫氏太極拳, 想要修煉孫式太極拳, 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多, 下面, 我們就和大家從孫氏太極拳教學來瞭解吧!

孫氏太極拳的練習有六個注意點, 也被我們成為是孫氏太極拳的六大功法, 這六大功法講的是什麼呢?來看看吧!

孫式太極拳的六大功法

一、松胯

孫式太極拳理曰:不能機不得勢時, 腰腿求之, 我認為這裡少了一個字, 應‘是腰腿間求之’。 腰腿間是胯, 其位置格外重要。 腳把地面的反作用力通過膝蓋送到胯上,

松胯便可在煞那間將力量送至腰部。

在對抗當中, 松胯尤為重要, 因為不能松胯將會瞬間斷勁, 功虧一簣。 從某種意義上說, 胯能不能松就意味著能不能得到進入孫式太極拳殿堂的鎖匙。

另外, 修煉太極拳對我們的韌帶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首先要保持松垮的狀態, 我們的身體要儘量處於放鬆的狀態, 對抗練習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一點。

二、沉肩

練孫式太極拳時意念上要求身體松柔, 人們往往松柔不下來就是因為肩沉不下來。 向上聳肩, 向裡合肩, 或是被迫翻肩, 是最常見的毛病。

一聳肩, 一合肩腋下就不空了。 肘也隨之飄起來。 當遇上對方踩、打、摔、擒、拿等外力時, 出於自我平衡的本能, 可能被迫向上翻身肩。

這些不僅是學習孫式太極拳的障礙, 也是技擊中的隱患。

只有沉肩才能接牢肩部與臂部, 使臂生根, 從而由墜肘與沉肩的結合達到肢體放長。 如果兩手都做到了走手、沉肩、乍肘, 這張弓就是一個飽滿的弓。 所以要時時注意沉肩、保持沉肩墜肘, 將肘與肩部拉長到最大限度。

三、走手

練好太極拳需要具備的條件有很多, 走手的練習就對我們的身體協調性有著很高的要求, 下面, 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把手放在第一位是我們這人派系獨領風騷、標新立異之處。 在技擊對抗中, 手是最前面第一道防線, 走的好壞直接影響戰鬥成果。 所以應把走手放在首位。 走手關鍵是走梢節。

手指有三節:指尖、中節、根節。 指尖即第一節,

走手一定要先走第一節, 然後二、三節按順序跟上。 手走得好不好, 差異就在是不是先走第一節。

不走指尖, 你怎麼也抓不緊對方;走了指尖, 就有了“卷”的意思, 即便是沒抓住對手, 也有個“纏”的餘味在別人身上。

四、含胸

含胸首先要求我們虛領打勁的時候把勁椎領起來, 像弓梢一樣不歪不扭, 下頜內收, 兩眼平視, 使百會穴虛領;再就是胸要有向裡包的感覺, 使胸成為脊背拔長的支柱, 讓背有拔長的彈性。

在對抗中, 最忌身體上重下輕。 如果胸不含, 肺部會充滿空氣, 不能氣沉丹田, 這時頭重腳輕根底淺, 一遇外力就會立足不穩, 含胸拔背能使我們氣沉丹田, 下重上輕如不倒翁。 否則, 就會橫氣填胸, 濁氣上升, 勁力不能順達。

五、塌腰

腰和胸的關係是含胸才能塌腰, 塌腰必須含胸。 正確的姿勢是:胸要含起來, 腰要向下坐(塌), 尾椎要向裡。 這樣, 我們就具備了五張弓中最重要的一張弓。

腰是一個重要的平衡機構。 勁起于腳跟行於腿, 到腰部時有一次六成力量上升, 四成力量還原於下身的分配。 穩穩當當地把腰塌下來, 人才能不飄, 腳下才能有根。

否則, 腰塌不下來, 挺胸凸肚, 連瑣反應是胯松不下來, 膝蓋亦不能彎曲, 不能含上。

六、肘定位

我們這個派別的另一個秘密武器就是肘定位。 肘永遠在做一個拉長的運動, 但它基本上是定在一個位置上, 做著向外伸展的、膨脹的運動, 和身體各部位保持一個相對的定位。

手走的幅度和身體不會同步, 但肘是可以同步的,

肘的根在肩, 練習時、對抗時都有要根, 不能漂浮。 肘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為前面的手輸送了武器、彈藥、力量, 支持手更靈活地運動;幫助後面的肩拉長, 墜肘沉肩, 穩定平衡。 什麼時候肘變位了, 形就一定是變了。

孫式太極拳運動中入體有五張弓――雙臂弓、腰弓、雙腿弓。 弓背撐起的力量很大, 肘正是臂弓的弓背, 所以一定要保持最佳狀態。 弓背一直受弓弦的拉, 從未鬆懈過, 一但弓背飄了, 丟了就一定是棚勁斷了。 在臂弓上弦斷就是意斷, 弓斷就是棚勁斷了。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