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可以吃進健康、熱量、美麗, 同樣也會吃出來疾病、肥胖和衰老。 這也印證了古人的食療養生和病從口入的思想。 科學技術的發展讓食物也變了味道和功效, 有人說吃“它”一口的危害勝過7口肥肉, 你相信嗎?
無處不在的反式脂肪酸
最近一篇文章提出吃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其給人體帶來的肥胖程度是吃肥肉的7倍。
脂肪酸其實分為飽和與不飽和兩種, 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反式和順式, 除了人工改變之外, 通常的肉製品、乳製品、蔬菜和蔬果中均勻反式脂肪酸的存在。 但是危害人體健康反式脂肪酸主要來自於人工氫化,
反式脂肪酸的特點
與正常的油脂相比較而言, 反式脂肪酸具有不易變質、耐高溫、保存時間長等特點。 或能將保質期為30天的食物, 延長至12-18個月。
反式脂肪酸與氫化植物油的關係
植物油在氫化過程中因為不能完全的達到飽和狀態, 故而會產生飽和脂肪酸、順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三者混合物, 這也是所謂的氫化植物油。 其中順式脂肪酸含量低, 而另兩種含量高, 且對健康不利。
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影響
反式脂肪酸常常混於氫化植物油中, 但對人體的危害比其中的飽和脂肪酸更大。
1.引起動脈硬化
通常認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2.易形成血栓
反式脂肪酸易引起血脂升高、血液粘度增高以及血液的凝聚力, 從而容易形成血栓, 加之動脈變窄的影響, 或引起高血壓、出血、血管堵塞等。
3.增肥
反式脂肪酸並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及消耗, 反而容易堆積造成肥胖。 除此之外, 反式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常常共存, 兩者極容易引起內臟的肥胖。
4.危害兒童健康
兒童攝入過多的反式脂肪酸同樣容易引起肥胖, 影響心臟健康, 危害智力發育。
5.阻止人體的營養吸收
反式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存在,
含反式脂肪酸較多的食物
首先, 油炸食品中含反式脂肪酸較多, 如炸薯條、炸雞腿等。
其次, 含有人工油脂的食物, 如烘培的餅乾、麵包, 奶油、黃油、花生醬和巧克力醬等。
另外, 食品標籤上有代可哥脂、起酥油、氫化植物油、氫化大豆油、奶精、起酥油、氫化棕桐油等, 同樣表示含有反式脂肪酸。
通常情況下食物比較脆、酥、香, 並且多油, 可能使用了氫化植物油。 同時標有“0”含量的食物中也含有反式脂肪酸, 只是在規定國家規定範圍內而已。 反式脂肪酸又被看作是餐桌上的不定時炸彈, 所以為了健康應當儘量避免。
飽和脂肪脂肪酸的危害
飽和脂肪酸的穩定性更高, 不容易被氧化, 常常存在於動物性脂肪中, 以及乳製品中, 而植物油中以椰子油、棉籽油中的含量較高。
通常飽和脂肪酸除了容易引起肥胖之外, 更容易導致人體的膽固醇過高、血脂升高, 繼而容易引起血管出現動脈硬化、血栓, 以及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外, 飽和脂肪酸導致血管變窄, 同樣也會導致血壓升高。 而人體的膽固醇和血脂過高, 則容易引起脂肪肝等疾病。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提倡少吃肉的原因, 但是少吃肉容易影響身體營養平衡, 故而要注意補充優質蛋白。
結語:西式的點心, 如蛋糕、曲奇、麵包等, 可能在口感和味道上更吸引人, 但是這些食物中常常存在著反式脂肪酸, 這類脂肪酸容易導致肥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以及影響生育能力, 所以在日常應當儘量少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