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關“春捂”你不得不知道的事情

有關“春捂”的小知識

1、溫差: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信號

春天的氣溫, 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 春暖花開, 刹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 “花開又被風吹落”, 讓你回味冬日的肅殺。 面對溫度百變的春天, 父母應得隨天氣變化為孩子加減衣服。 而何時加衣呢?現在認為, 日夜溫差大於8℃是該捂的信號。

2、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研究表明對兒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來說, 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也就是說, 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 就可以不捂了。

3、時機: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

醫療氣象學家發現,

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 最明顯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 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 因此, 捂的最佳時機, 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 晚了則猶如雨後送傘。

4、持續時間:7-14天恰到好處

捂著的衣衫, 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 但是減衣不能太快, 否則會出現沒“捂”到位的現象。 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 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 也得再捂7天左右, 體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適應。 減衣過快有可能會讓他們凍出病來。

5、“捂”的重點:下半身

初春季節, 因著涼而患病的人很多, 其禍根皆因“冷落”了下半身, 而引發季節病或舊病復發, 尤其是婦科, 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病患者明顯增多。

每年冬去春來因愛美而受涼致病的女性急劇增加;下腹脹痛、月經不調、出血淋漓不盡者大有人在。 這都是要“風度”不要“溫度”而造成的惡果。 所以, 為了您的健康, 春天還是捂住下身為好。

6、飲食:養肝最重要

飲食上要注意調養肝氣去春火, 應該多吃甘淡食物, 如黑米、豆類及其製品;蔬菜有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蘿蔔等;果品有栗子、紅棗、枸杞和鳳梨等。 除了春捂有度與藥食調理外, 還需調養精神, 制怒養肝, 以防春火萌動。

7、鍛煉:“春捂”時鍛煉不能停

中醫認為, 防病如禦敵。 春捂只是被動防禦。 要想防疾健身, 還必須從春天開始加強身體鍛煉, 增強機體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