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學習語言抓好關鍵時期 建立好語感是語言教育關鍵

家長將3歲的寶寶送入相關機構學習英語, 讓他們從小有一個熟悉英語的環境, 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 3歲多的寶寶同時接觸外語和母語是否會讓他們“混淆不清”、少兒學習英語要注意哪些問題, 是否送他們去培訓機構是唯一的方法, 如果家長不想花錢去培訓機構想自己輔導孩子, 又該注意什麼?

母語和第二語言可一起學習

孩子學習語言最佳的時期是0到6歲, 這也正是孩子學習母語的時期, 在這個時候他們接受、學習第二種語言的速度也是最快的, 孩子在0到6歲學習語言的方式和長大之後的學習完全是兩種模式。

家長完全不必擔心孩子很小年齡接受不好兩種語言。 她解釋稱, 如果過了母語期再去學習第二語言, 不是說學不好, 而是語感和學習的難度相比母語期開始學習的, 會有很大的差異。

倫敦大學神經系統學家曾發現, 在那些會講兩種語言的人的大腦中, 負責語言的部分存在比只會講一種語言的人更多的灰質, 而且這些人學語言越早, 他們大腦中的灰質越多。 大腦中灰質的量與他們掌握外語的熟練程度是相關的。

家長也沒有必要擔心孩子同時學習多種語言會導致混淆不清。 孩子能夠辨識不同的語言系統。 在歐洲一些三語國家, 小孩子從小接受三種語言都能夠正確靈活掌握的,

因此不要小看0到6歲的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

為孩子建立好語感最重要

有家長願意並有條件將孩子送去專業的語言培訓機構或國際學校學習外語, 而也有一些家長出於種種原因不能或不願將孩子送到相關的專業培訓機構學習。 針對這一部分家長, 莊迅表示, 3-6歲孩子的家長如果想自己教英語, 重點要放在給孩子建立一個好的語感, 讓他們熟悉所要學的語言, 家長還可以帶孩子英文歌或看原版的英文動畫片培養孩子對英語的感覺, 通過模仿等方式説明孩子形成好的發音。

家長可到書店買相應階段的好的教材, 市場上側重不同點的各式教材都有, 家長根據自己的想法以及孩子的需求去選擇, 而一般這些幼兒教材都會配套一些音樂或動畫類的光碟,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慢慢接觸, 培養孩子的興趣。

3到6歲年齡段的孩子學習英語, 困難的不是孩子, 而是家長。 家長絕對不能太急功近利, 不要指望教了一點內容, 孩子馬上就能掌握, 此外也不要太強求孩子一定要會拼寫, “拼寫是孩子上小學後鍛煉的了。 ”

家長課前課後功課不能忽視

自然拼讀法在少兒英語中被廣泛應用。 簡單來說, 是讓孩子先熟悉發音學會開口, 通過音節字形來學會識字發聲。 在孩子幼年階段, 自然拼讀法更符合他們的學習習慣, 並能夠形成母語思維的語言基礎。 而國際音標對孩子來說學習難度較大, 因為國際音標簡單來說是英語讀音的標注, 與26個字母的字形沒有任何關聯,

學生需要記憶一套新的音標符號。

對此, 也有家長提出, 用這種方法學習英語, 對日後孩子上小學學習國際音標是否有負面影響?莊迅表示, 確實有家長為此困惑, 並向她們機構諮詢過, 根據英孚全球產品研發部總監Jean Scurti的觀點, 自然拼讀雖然寓教於樂, 滿足低幼齡孩子自然學習的天性, 但家長的課前課後功課仍然不能忽視。

首先要讓孩子多聽原版兒歌、故事、動畫片, 這並不是要讓孩子具備多少詞彙量, 最主要的是進行韻律節奏方面的訓練。 這些訓練會加強孩子的聽力辨音能力。 聽力辨音能力越強的孩子, 聽覺記憶越好, 複述的時候對韻律節奏的把握也相對要好。

其次要結合課程學習進度,

家長可和孩子進行發音拼讀相關的親子互動遊戲。 比如學校教了“B”的發音, 那麼讓孩子在家找找哪些是以“B”字母或是發音開頭的東西。 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會瞭解到“b”的發音和這個字母。 再者要多和學校老師溝通, 幫助孩子營造家校一體的學習環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