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 小兒呼吸衰竭是一種對兒童健康有很大危害的疾病, 當家長在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了呼吸衰竭的症狀後, 其就要趕緊的採取措施為其進行醫治, 而對於小兒呼吸衰竭的症狀表現, 當然也是要尤為注意的, 那麼, 小兒呼吸衰竭有哪些症狀呢?
小兒呼吸衰竭的症狀:
呼吸系統
由於小兒肺容量小, 為滿足代謝需要, 肺代償通氣主要依靠呼吸頻率加快獲得, 當呼吸頻率>40次/min, 有效肺泡通氣量呈下降趨勢, 因此呼吸困難多表現為淺快, 嬰幼兒甚至可以達到80~100次/min, 出現三凹征, 當呼吸肌疲勞後, 呼吸速度變慢,
神經系統
低氧血症時出現煩躁不安, 意識不清, 嗜睡, 昏迷, 驚厥, 中樞性呼吸衰竭出現呼吸節律不齊, 潮式呼吸;呼吸衰竭後期出現視神經受到壓迫時, 可以出現瞳孔不等大改變。
心血管系統
低氧血症早期心率加快, 心輸出量提高, 血壓上升;後期出現心率減慢, 心音低鈍, 血壓下降, 心律失常。
其他臟器系統
低氧可以導致內臟血管應激性收縮, 消化道出血和壞死, 肝功能損害出現代謝酶異常增高, 腎臟功能損害可出現蛋白尿, 少尿和無尿等症狀。
酸堿平衡失調和水鹽電解質紊亂
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使組織細胞代謝異常, 加上能量攝入不足, 限制補液, 利尿藥應用等, 可以使患兒血液生化檢查出現高血鉀, 低血鉀, 低血鈉, 高血氯及低鈣血症, 小兒腎臟對酸堿, 水鹽電解質平衡的調節作用有限, 特別在低氧血症時, 腎臟血流下降, 進一步限制了腎臟的調節作用, 可以加重全身性酸堿平衡失調和水, 鹽電解質紊亂。
對於小兒呼吸衰竭的治療, 中醫在對該病上可用辨證治療的方法進行:
①痰濕化熱, 上壅於肺:治法:清肺利痰,
方藥:桑白皮3g、瓜蔞30g、黃芩10g、魚腥草30g、桔梗10g、杏仁10g、陳皮10g、半夏10g、萊菔子10g、前胡12g、丹參20g、赤芍10g。
方中重用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品, 佐以丹參、赤芍活血化瘀以提高療效。 此證為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 只要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則能阻止病情惡化。
②脾腎陽虛, 水氣淩心:治法:健脾利濕, 溫陽利水。
方藥:熟附片6g (先煎)、黨參15g、白術12g、苡仁20g、車前子20g、大腹皮15g、炙麻黃10g、白芍12g、桔梗10g、杏仁12g、陳皮12g、半夏10g、丹參15g。
方中熟附片溫補脾腎, 黨參、白術、苡仁健脾, 麻黃止喘, 車前子、大腹皮行氣利水, 白芍和營, 桔梗、杏仁、陳皮、半夏宣肺止咳理氣化痰, 丹參活血。 若苔薄黃, 去附片加前胡、魚腥草以清肺利痰。
③痰濁閉竅:治法:清肺利竅, 芳香開竅。
方藥:陳皮10g、半夏10g、茯苓15g、桔梗10g、貝母10g、膽星10g、郁金12g、菖蒲12g、枳實10g、梔子10g、甘草6g、黃芩10g。
方中陳皮、半夏、茯苓、桔梗、貝母燥濕化痰, 膽星、郁金、菖蒲豁痰開竅。 枳實、黃芩、梔子、甘草通腑瀉熱。 苔白膩者另服蘇合香丸, 每次1粒, 每日2次。 若苔黃膩者, 同時用5%葡萄糖250ml加清開靈40ml靜脈點滴、每日2次。
小兒呼吸衰竭除了可用中醫療法進行外, 也可用以下食療辦法:
1、胎盤粥:牛或豬胎盤1個, 粳米100克。 將牛或豬胎盤洗淨, 切成碎塊, 加適量水煮爛後加粳米煲成粥, 加調味品食之。 早晚餐食用。
2、枇杷梨:梨子1個, 枇杷30克。 將梨子洗淨, 控空心, 去核, 加入枇杷, 糖少許, 隔水蒸燉, 熟後溫食。 每日1次, 連服數天。
3、青蛙白椒:白胡椒10克, 青蛙1只。 將白胡椒10克放入青蛙口中, 用針逢合後, 放在碗中加水適量, 隔水燉之即成。 飲湯及食部分蛙肉(腸肚不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