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濟陰綱目》赤白帶下門 論帶下由勞傷沖任

嚴氏曰:巢氏病源論婦人有三十六疾者, 七症、八瘕、九痛、十二帶下也。 而帶下不顯其證今人唯知赤白二帶耳, 此由勞傷沖任, 風冷據於胞絡。 (凡巢氏所論, 不可稽者什九, 即此言亦無征治之法, 何可憑也。 ) 婦人平居, 血欲常多, 氣欲常少, 百疾不生, 或氣倍於血, 氣倍生寒, 血不化赤, 遂成白帶。 若氣平血少, 血少生熱, 血不化紅, 遂成赤帶。 寒熱交並, 則赤白俱下, 其脈上手尺浮, 浮為陽, 陽絕者無子。 (倍字作滯字看) 若足冷帶下, 輕則漏下, 甚則崩中, 皆心不榮血, 肝不藏血所致。 其脈寸口弦而大 弦則為減, 大則為芤, 減為寒,

芤蒍虛, 寒虛相搏。 (二句透徹) 其脈為革, 主半產漏下。 又尺寸脈虛者漏血, 漏血脈浮者, 不可治。 (宗脈經語)

產寶雲:帶下三十六疾者, 是十二症、九痛、七害、五傷、三固, 謂之三十六疾也(雖分三十六種, 總是冷熱微甚所致, 故後人只以赤白二症總之)。 十二症者, 是所下之物, 一者如膏, 二者如青血, 三者如紫汁, 四如赤皮, 五如膿痂, 六如豆汁, 七如葵羹, 八如凝丸, 九如清血似水, 十如米泔, 十一如月浣, 十二如經度不應期也。 九痛者, 一陰中痛, 二陰中淋痛, 三小便痛, 四寒冷痛, 五月來時腹痛, 六氣滿來時足痛, 七汗出陰中如蟲齧痛, 八脅下皮痛, 九腰痛。 七害者, 一害食, 二害氣, 三害冷, 四害勞, 五害房, 六害妊, 七害睡。 五傷者, 一竅孔痛, 二寒冷痛, 三小腹痛,

四髒不仁, 五子門不正引背痛。 三固者, 月水閉塞不通, 其餘二者, 文缺不載, 而仲景所說, 三十六種疾, 皆由子髒冷熱勞損而夾下起于陰內也。

濟陰綱目》目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