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是禾本科植物的種仁, 中醫認為, 糯米味甘、性溫, 能夠補養人體正氣, 吃了後會周身發熱, 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 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 營養豐富, 為溫補強壯食品, 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 對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另外, 它還能夠緩解氣虛所導致的盜汗、妊娠後腰腹墜脹、勞動損傷後氣短乏力等症狀。 中醫典籍《本草經疏》裡對糯米的養生保健作用作了充分的說明, 說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穀。 脾胃得利,
冬季山藥比較常見, 糯米與山藥熬粥, 可強健脾胃。 加蓮子同熬, 可溫中止瀉食欲不振。 糯米製成的酒, 可用於滋補健身和治未病。 如用糯米、杜仲、黃芪、枸杞子、當歸等釀成“杜仲糯米酒”,飲之有壯氣提神、舒筋活血的功效。 但要注意的是, 糯米不易消化, 老人、小孩不宜多吃。 糯米有收斂作用, 如吃糯米導致便秘, 可喝蘿蔔湯化解。
◎推薦幾款糯米食療方法:
一、糯米30克、枸杞子15克, 水煮食用, 喝湯食糯米及枸杞子, 每日食兩次。 對於頭暈、目眩、腰膝酸軟有作用, 還有滋補肝腎及明目的作用。
二、糯米50克、黑芝麻30克。 二者分開用文火炒成微黃色, 共研成末, 每天吃幾勺。
三、糯米粉50克、茯苓30克。 將糯米粉炒黃與茯苓共研成細末, 每日一次。 對於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失眠健忘者等有養胃、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作用。
四、糯米30克、板栗30克, 水煮熟爛成粥, 早餐食用。 對腰腿軟弱, 反胃腹瀉等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之功效。
五、赤小豆50克、白扁豆15克煮爛, 再加入大棗20枚、蓮子30克、糯米30克同煮, 最後將山藥50克去皮切片放入粥中, 以熟爛為度, 常食可以治療貧血。
提供“冬季禦寒膳食糯米”閱讀, 如果你很喜歡這些分享的“冬季禦寒膳食糯米”內容, 希望你通過“冬季禦寒膳食糯米”,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