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快兩歲了, 以前很少尿床的, 最近幾天, 媽媽發現圓圓老尿床, 有時甚至白天都尿濕褲子, 剛尿完不久, 又說要尿尿, 媽媽對她的這舉動非常疑惑, 便帶著圓圓到醫院去諮詢。 醫生檢查後發現尿液化驗裡有細菌, 便告訴媽媽, 圓圓之所以老要尿尿, 可能跟泌尿系統感染有關。
泌尿系統感染, 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 在尿液中繁殖, 並侵犯尿路黏膜及組織而引起損傷, 其絕大多數是由細菌感染引起。 泌尿系統感染是兒科常見的感染性疾病, 可發生在小兒時期任何年齡。 尤其是女寶寶, 更容易患此病。
有泌尿系統感染的寶寶, 發熱是一個主要臨床表現, 新生兒還或多或少伴有腹瀉、嘔吐、拒乳、腹脹、黃疸等消化系統症狀, 嬰幼兒和年長兒或伴有尿頻、尿急、尿痛、血尿、尿液異味等尿液異常或局部刺激症狀。 因此, 一旦孩子出現上述症狀, 家長需要留心了。
防治小兒泌尿系統感染的護理措施
小兒尿路感染如未及時診斷和治療, 可導致腎實質損害和慢性腎功能衰竭。 因此, 做好日常的預防護理及其重要。
1、勿濫用抗生素
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寶寶一有感冒發燒等, 就要求使用抗生素, 如果過於氾濫地使用抗生素, 會使革蘭陰性菌增加, 尤其是大腸桿菌, 在這種情況下, 尿道周圍的防禦屏障被破壞掉了, 細菌侵入的機會也就增加了,
2、謹遵醫囑 徹底治療
小孩一旦患了急性泌尿系統感染, 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後, 在症狀消失、尿液檢查正常後, 也應繼續遵醫囑用藥, 療程10-14天, 再經過2~3次尿液檢查正常後, 才算是治癒。 治療不徹底的泌尿系統感染可能由急性轉為慢性過程, 進一步發展可以損害孩子的腎臟組織。
3、做好寶寶的清潔工作
尿片要及時更換, 最好不要穿開襠褲並讓寶寶亂坐在一些髒兮兮的地方, 寶寶大便後要給他們清洗下臀部, 清洗的時候由尿道向肛門的方向清洗, 尤其是女寶寶。 幫男寶寶清洗的時候, 應注意睾丸皮膚褶皺處、大腿根部的清洗, 男孩子要將包皮摞上去清洗, 但注意不要損傷粘膜。
4、臥床休息, 給寶寶多飲水
孩子患了急性泌尿系統感染後, 應注意臥床休息, 同時多飲水, 多飲水能夠沖洗尿道, 對預防泌尿系統感染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 家長要給讓寶寶喝水, 多吃清淡富含營養素的食物,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5、警惕小兒先天尿路畸形
警惕小兒先天尿路畸形:當寶寶反復發燒而原因又不能明確時, 應及早帶去醫院做個檢查, 以明確是否存在先天尿路畸形, 如發現小兒的尿路結構異常, 應及時給予適當的矯治, 如包皮過長、包莖、尿道下裂等, 以減少尿道的感染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