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人們的生活水準越來越高, 吃的是越來越好, 但卻常有人身患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症性病變, 可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 失去彈性、管腔狹窄。 動脈硬化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 其規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生, 至中老年時期加重、發病。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患動脈硬化的也逐漸的增多。 預防動脈硬化吃什麼好呢?
預防動脈硬化什麼好
黃綠蔬菜
富含胡蘿蔔素的黃色和綠色蔬菜有減輕動脈硬化的作用。 包括:胡蘿蔔、淺色番茄、馬鈴薯、西蘭花、紅薯、菠菜、韭菜、油菜等。
土豆
土豆是不錯的選擇, 土豆中含有大量維生素B6, 有較好的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目前,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日益增多, 可能與糧食過分精細、維生素B6攝入不足有關。 土豆中有十分可觀的泛酸, 人體內泛酸正常, 則會使交感神經功能健全, 血壓就會比較穩定。
山芋
山芋所含蛋白質中粘液蛋白質量很高, 粘液蛋白能防止脂肪沉積在血管壁, 從而維持血管壁的正常彈性。 山芋中的纖維素還能阻止糖類轉化為脂肪。 預防動脈硬化, 不妨吃點山芋。
黑木耳
黑木耳有顯著的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洋蔥
洋蔥預防動脈硬化作用, 它有助於消散血管內瘀血塊。 另外, 洋蔥和青蔥、大蔥等其他蔥中所含的蔥素可以降低膽固醇, 阻止血小板不正常的凝固, 有效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預防動脈硬化的誤區
1、不能攝入膽固醇
膽固醇雖然是形成動脈脂肪斑塊的主要成分, 但它還有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是大腦、神經組織等重要臟器成長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 更是破壞腫瘤細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功臣”, 因此, 不應過度限制。 膽固醇大部分由體內合成,
2、吃素能防止動脈硬化
如果經常攝取超過機體能量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米麵中的澱粉、水果中的果糖、甜食), 它們照樣能在體內合成飽和脂肪酸, 並增加膽固醇的合成, 照樣會引起動脈硬化。 長期素食, 營養素攝入不平衡, 易使免疫力降低, 影響健康。
3、吃水果可替代蔬菜補充維生素、纖維素
除有酸味兒的水果含維生素C較高外, 一般的水果維生素含量並不太多。 如100克蘋果或梨、桃、西瓜中的維生素C, 含量在0~6毫克;100克青椒或白菜、菜花、番茄、菠菜、油菜薹中維生素C, 含量在40~85毫克。 成人每日需70~100毫克維生素C, 光靠吃水果是遠遠不夠的。
4、多吃水果能防動脈硬化
每100克水果的含糖量為6~20克, 且多為果糖。 當機體攝入的總熱能已超過需要量時, 果糖會迅速轉化成飽和脂肪酸, 且果糖合成脂肪的速度、效率遠遠高於澱粉。
5、不吃油可防動脈硬化
油由脂肪酸和甘油組成。 脂肪酸又分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前兩者可由體內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合成, 後者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所以又叫必需脂肪酸(α-亞麻酸等)。
6、酒能活血化淤, 多飲可防動脈硬化
每日飲40°的白酒30毫升以下或葡萄酒100毫升以下, 的確可以活血化淤, 減少冠心病的發生。但酒是高熱能飲品,每克酒精可產生7.1千卡的熱能,是米和麵的2倍多,是雞肉的7倍。酒精在體內產熱供能,攝入體內的其他食物就會轉化成脂肪,並促進膽固醇的合成。酒精不但增加維生素的利用和排泄,還阻止維生素的吸收。另外,酒在體內不完全氧化時可產生有致癌作用的乙醛,促進癌症的發生。有肝病者,乙醛可與肝炎病毒的致癌作用疊加,其癌症發生率是正常人的500倍。
減少冠心病的發生。但酒是高熱能飲品,每克酒精可產生7.1千卡的熱能,是米和麵的2倍多,是雞肉的7倍。酒精在體內產熱供能,攝入體內的其他食物就會轉化成脂肪,並促進膽固醇的合成。酒精不但增加維生素的利用和排泄,還阻止維生素的吸收。另外,酒在體內不完全氧化時可產生有致癌作用的乙醛,促進癌症的發生。有肝病者,乙醛可與肝炎病毒的致癌作用疊加,其癌症發生率是正常人的5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