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消化不良誰的錯 家長別再這麼給孩子吃了

小孩, 是人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 無論是在體重身高, 還是在身體各項機能, 都是發育最快的時期。 在這段時間內, 小孩需要大量的營養來供給身體, 如果出現消化不良的話, 則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害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消化不良的呢?

1、給的食物不太易消化

由於嬰幼兒的消化能力差, 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 給孩子吃能消化吸收、願意接受的食品。 一方面, 父母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特點, 飲食逐漸由流質向半流質(如米湯、糊狀食品、稀飯)以及固體食物(如軟飯、麵包等)轉變。

3個月內的嬰幼兒, 其消化液與成人不同, 對澱粉的消化比較 差, 需要特別注意。 而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 所添加的副食品, 一定要爛、細、軟, 比如, 可將青菜切碎, 弄爛, 做成菜泥。 而對於2-3歲的嬰幼兒, 因為已經有16-20顆乳牙, 食品可以稍微粗一點。 同時, 像整顆的瓜子、豆子、花生米、果凍這些食品對於嬰幼兒都十分危險, 可能會被吞到器官裡, 所以必須小心, 要磨成粉, 弄碎了才能吃。

2、給太多新的食物

比如:有的孩子第一次吃蝦, 覺得味道很好, 就一下子吃許多, 結果造成消化不良。 因此父母在讓嬰幼兒嘗試吃一種新的食物時, 要讓他慢 慢適應。 一次量不能給太多, 要逐漸地增加, 讓孩子有個適應的過程。

3、食品搭配不合理

嬰兒4個月過後, 父母就需要給孩子增加奶類以外的輔助食品,

要注意給予孩子營養平衡的飲食。 平衡的飲食就是指嬰幼兒吃進去的食物能 滿足他這個年齡和身體發展的需要。 孩子的生長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營養, 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營養素。 糧 食是最基礎的食品, 而肉、魚、奶、蛋、蔬菜、水果等等都是身體所必需的。 因此, 父母需要細心搭配孩子的飲食做到多品種, 多樣化, 避免偏食、挑食、食物過於單調。

4、吃得太雜

節日裡, 家裡好吃的東西很多, 這吃一口, 那吃一塊, 嘴是過癮了, 可是胃卻受不了了, 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症狀, 這就叫食餌性腹瀉(俗稱消化不良)。 食餌性腹瀉最大的特點就是腹痛,

這是因為胃、腸承受不了這麼大的負擔, 所以就蠕動異常, 產生痙攣性腹痛。

5、吃得太多

有一句老話“兒童不知饑飽”, 就是指孩子有個特點:好吃的吃得沒夠, 自己吃撐了都不知道, 不好吃的一口也不吃。 這種情況需要大人來幫他控制, 即使他再喜歡吃的東西, 也不能由著他的性子吃, 無論是飯菜、點心還是水果, 都要適量。 否則, 大量食物積在胃、腸裡, 胃、腸就得超負荷運轉, 消化不了, 就容易出故障。

推拿按摩, 是中醫常見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 那麼我們看看按摩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呢?

按揉推四橫紋:四橫紋穴位於手掌麵食、中、無名、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操作時, 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 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別按揉四橫紋穴,

約2~3分鐘;也可推四橫紋穴, 將小兒四指併攏, 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兒的食指橫紋處推向小指橫紋, 推50~100次。 具有調中行氣, 和氣血, 除脹滿的作用。

按揉推板門穴:板門穴位于小兒手掌大魚際處。 操作時, 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 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 按揉板門穴。 按揉時, 順、逆時針皆可;也可使用推法, 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橫紋可止瀉, 由腕橫紋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嘔, 來回推可調整脾胃功能。 按揉2~3分鐘, 推50~100次。

按摩掌心:操作時, 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 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 按摩小兒掌心50~100次, 按揉時, 順、逆時針皆可。

腹部按摩:小兒採取平臥位, 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 在小兒腹部, 以臍為中心, 作圓周運動。

順大腸方向為瀉, 適宜大便偏幹者;逆大腸方向為補, 適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選擇順、逆各半, 約按摩50~100次。 操作時, 手法不宜過重, 應輕重適宜;操作者的手不宜過涼, 應溫暖。 具有調脾和胃的作用。

足底按摩(揉湧泉穴):湧泉穴在腳心, 屈趾時, 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 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該穴, 按揉時, 順、逆時針皆可。 按揉2~3分鐘。 具有止吐瀉, 調脾胃的作用。

推脾經穴:脾經穴在小兒拇指橈側面。 操作時, 操作者左手中指或無名指夾住小兒左手四指, 再以拇指與中指捏住小兒拇指, 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後, 直推小兒脾經穴, 從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 推50~100次, 單方向直推, 不宜來回推。 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