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和足月兒在身體發育上存在著一定的差別, 因此要照顧好早產兒, 不能完全參照足月兒的照顧經驗。 那麼, 究竟早產兒每日需要多少奶量呢?
早產兒的奶量多少正常?
早產兒胃容量較小, 胃腸功能較弱, 但對營養的要求比較高, 瞭解他每日每次吃多少奶比較重要, 因為一次餵奶量太多, 容易引起嘔吐或消化不良;如果餵奶量太少, 能量不足會影響其生長發育。 那麼, 作為父母應該知道多少奶量才適合自己的孩子呢?
1。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每日需要多少熱量, 還要瞭解所用的奶中所含的熱卡大約是多少。
2。 根據早產兒的正常胃容量, 計算所需的奶量:體重1公斤的嬰兒, 胃容量約有5毫升, 體重2.5公斤嬰兒的胃容量可達到12~15毫升。 按公斤體重計算, 開始奶量可為每公斤體重每次2~4毫升, 以後每天每次每1000克體重增加1~2毫升, 那麼, 生後第3天, 總奶量在110~120毫升, 以後可控制在130~140毫升。
3。 可以直接參考一些他人的餵養經驗。
4。 按公式可以計算出出生10天內早產兒每日哺乳量(毫升)為(嬰兒出生實足天數+10)??體重(克/100), 10天后每日哺乳量(毫升)=1/5~1/4體重(克)。
5。 一般情況下每日加奶5~10毫升, 每日增加奶量不超過20毫升。
6。 如果按上述規定的奶量不能一次吃完, 或者新生兒胃內有奶的殘留, 應根據情況調整餵奶量。 若孩子餵奶總量小於1/2, 或者胃殘留量大於所需量的一半, 就有可能會出現脫水現象, 長期餵養不足, 可能導致新生兒營養不良, 應予胃腸外補液。
7。 每個早產兒有一定的個體差異, 而且還會伴有不同的合併症, 同時奶量也是隨著體重不斷增長而不斷增加的, 所以, 任何方法計算出的奶量都是理論上的, 母親要考慮孩子實際能吸收消化多少奶, 不足的部分,
寶寶吃奶量標準(參考)
1-2個月寶寶:按照一般的標準, 出生時體重為3-3.5千克的寶寶, 在1-2個月期間, 每天以吃600-800毫升左右的牛奶為宜, 每天分7次吃, 每次100-200毫升, 如果吃6次, 每次吃140毫升。 不要喂得太多。
2-3個月寶寶:2-3個月的寶寶牛奶的日用量應限制在900毫升以下, 計算900毫升產生的熱量為2427千焦, 已經足夠寶寶的需要。 一天喂6次, 每次不超過150毫升, 如一天喂5次, 每次不超過180毫升。
3-4個月寶寶:3-4個月的寶寶每次牛奶的食用量為200毫升, 一天喂5次。 如果每天喂6次, 則每次的量不得超過200毫升, 180毫升較為適宜。 為了防止寶寶發胖, 每天的總奶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內。
4-5個月寶寶:4-5個月的寶寶每日奶量仍維持在1000毫升左右, 因為寶寶在4-5個月時的體重增加情況與3-4個月期間區別不大,
5-6個月寶寶:人工餵養的寶寶此時要適當控制奶量, 如果讓他任意吃的話, 寶寶會長得過胖, 一般來說, 寶寶每天牛奶總量不要超過1000毫升。
6-7個月寶寶:6-7個月的寶寶可以添加代乳食物了, 這個時候的寶寶的食物依然以奶類為主, 寶寶一日奶量大約為700毫升。
7-8個月寶寶:7-8個月的寶寶開始增加半固體性的代乳食品。 在每日奶量不低於500毫升的前提下, 減少兩次奶量, 用兩次代乳食品來代替。
8-9個月寶寶:8-9個月的寶寶繼續增加代乳食品, 此時寶寶可以嘗試的輔食種類已經很多了, 但是每天牛奶的量仍要保持在500-600毫升之間。
9-10個月寶寶:寶寶長到9個月以後, 乳牙萌生, 消化能力增強, 輔食的添加量也要有所增加,
10-11個月寶寶:寶寶長到10個月以後, 乳牙已經萌出4-6顆, 有一定的咀嚼能力, 人工餵養寶寶此時應減少牛奶的量, 最好將喂牛奶的時間安排在上、下午, 每天牛奶的量不超過500毫升。
11-12個月寶寶:11-12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接近成人飲食, 有的母乳餵養的寶寶此時也準備斷奶, 一般來說, 寶寶每天補充牛奶的量不應該低於250毫升。
人工餵養奶量計算公式
採用人工餵養的嬰兒一天需要喂多少奶, 如何調配奶粉, 父母們都應該掌握。
奶量的計算公式:一日奶量=100×[110×體重(千克)]/86
簡便的演算法:一日奶量=128毫升×體重(千克), 知道了一日的奶量, 還應該學會奶粉的調配方法。
具體方法有兩種:
1、按重量計算:由於8斤鮮牛奶可制得1斤奶粉,故沖調時按1份牛奶加7倍重量的水即可恢復成牛奶,但需稱量,故這種方法不太實用。
2、按體積配製:由於奶粉的表觀密度為0.5-0.6克/毫升,因此沖調時應按奶粉與水一比四的比例,即一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沖調。如果你注意奶粉的包裝,在上面均可以找到不同月齡奶粉的用量、調配方法,每日餵養次數以及其他的相關事宜的詳細說明。
如何知道寶寶吃飽沒
寶寶出生後,就開始張著小嘴嗷嗷待哺了。可是,因為看不見寶寶究竟吃了多少奶,總懷疑自己的奶水不足,寶寶沒吃飽。因此,怎樣通過觀察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是需要新媽媽儘快掌握的。
1、哺乳次數。出生後頭1—2個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個月齡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每天換6塊以上濕尿布。如果單純依靠母乳餵養,寶寶的24小時小便次數達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寶寶吃飽的一種表現。如果每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5次,就說明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由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的形狀是黃油油的軟便,每天大便2—4次,這表明奶量充足,寶寶吃飽了。如果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量少,並呈綠色泡沫便,這說明新媽咪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
3、睡眠。能夠安靜入睡4個小時左右,不哭鬧能夠深度睡眠表示寶寶已經吃飽。
4、體重。寶寶體重的變化狀況,往往能表明寶寶是吃飽了還是饑餓。每星期平均增加體重0—170克,3個月時則為200克左右。6個月內的寶寶,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或至少每週遞增125克。大於6個月的寶寶平均每月體重增加500克。這些可說明母乳充足,寶寶吃得飽。如果寶寶的體重增加達不到上述標準,而且相差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後,多說明奶量不足,寶寶吃不飽。
5、神情。寶寶吃飽了就會情緒良好,表現愉快,玩笑自如,小眼睛閃亮,反應靈敏。
1、按重量計算:由於8斤鮮牛奶可制得1斤奶粉,故沖調時按1份牛奶加7倍重量的水即可恢復成牛奶,但需稱量,故這種方法不太實用。
2、按體積配製:由於奶粉的表觀密度為0.5-0.6克/毫升,因此沖調時應按奶粉與水一比四的比例,即一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沖調。如果你注意奶粉的包裝,在上面均可以找到不同月齡奶粉的用量、調配方法,每日餵養次數以及其他的相關事宜的詳細說明。
如何知道寶寶吃飽沒
寶寶出生後,就開始張著小嘴嗷嗷待哺了。可是,因為看不見寶寶究竟吃了多少奶,總懷疑自己的奶水不足,寶寶沒吃飽。因此,怎樣通過觀察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是需要新媽媽儘快掌握的。
1、哺乳次數。出生後頭1—2個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個月齡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每天換6塊以上濕尿布。如果單純依靠母乳餵養,寶寶的24小時小便次數達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寶寶吃飽的一種表現。如果每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5次,就說明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由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的形狀是黃油油的軟便,每天大便2—4次,這表明奶量充足,寶寶吃飽了。如果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量少,並呈綠色泡沫便,這說明新媽咪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
3、睡眠。能夠安靜入睡4個小時左右,不哭鬧能夠深度睡眠表示寶寶已經吃飽。
4、體重。寶寶體重的變化狀況,往往能表明寶寶是吃飽了還是饑餓。每星期平均增加體重0—170克,3個月時則為200克左右。6個月內的寶寶,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或至少每週遞增125克。大於6個月的寶寶平均每月體重增加500克。這些可說明母乳充足,寶寶吃得飽。如果寶寶的體重增加達不到上述標準,而且相差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後,多說明奶量不足,寶寶吃不飽。
5、神情。寶寶吃飽了就會情緒良好,表現愉快,玩笑自如,小眼睛閃亮,反應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