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肩周炎會遺傳嗎

肩周炎又稱凍結肩或粘連性關節囊炎, 是肩關節囊、滑液囊、肌腱及肩周肌肉等軟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症的結果使肩關節內外粘連, 阻礙關節活動。 它不遺傳, 臨床特徵為肩痛及肩關節活動障礙, 特別是患臂外展、外旋、後伸時受到明顯限制, 日久可見肩部肌肉萎縮、粘連。 引起肩關節粘連的因素很多, 先綜合文獻做一簡單歸納。

1、年齡因素 肩周炎好發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 且女性居多。 此年齡正值女性更年期, 男性的“更年期”也接近於此。 更年期是由於性激素下降引起的全身激素水準紊亂, 並導致機體各種生理生化指標的改變,

且女性的這種變化更顯著等。 有研究發現部分經激素替代治療而痊癒的肩周炎病例。 另外研究還證明, 肩周炎與蛋白多糖成分改變有關。 蛋白多糖的變化可繼發引起骨贅生長和關節周圍的無菌性驗證, 造成韌帶、肌腱變性、粘連、鈣化而產生疼痛和功能障礙。 而蛋白多糖的組成成分改變和代謝變化在50歲左右最明顯 。 中醫學中稱為五十肩源於此因。

2、風寒濕侵襲 由於肩部的特殊位置, 睡眠時很難做到始終保暖良好。 從而反復感受“風寒”之邪, 引起局部組織的血液迴圈障礙和組織代謝異常, 致使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和組織粘連, 最終導致肩部出現疼痛和功能障礙 。 所以中醫學中又將肩周炎稱之為凍結肩。

3、解剖學因素 肩關節結構複雜且功能靈活, 在活動中非常容易損傷。 特別是存在於肩前部的喙肱間隙 , 當肱骨內旋時喙肱間隙縮小, 間隙內軟組織受壓, 如持續時間過久, 即可出現缺血性改變, 引起周圍組織無菌性炎性, 導致疼痛和繼發的保護性肌痙攣, 並引起惡性循環, 最終使局部軟組織變性、壞死。 以上病因在睡眠側臥是最易發生。 另外, 崗上肌幾乎呈90°附著於肱骨大結節近端, 在上臂外展和上舉動作時產生巨大的摩擦力, 久之則可引起慢性損傷, 繼發炎症反應。

4、肩部活動減少 隨著年齡增大, 肩關節活動逐漸減少, 造成局部代謝障礙, 使關節囊、肩袖肌腱、肱二頭肌肌腱及喙肱韌帶發生退變,

組織液滲出及細胞浸潤, 最終造成組織細胞變性引發肩周炎。

5、肩部急慢性損傷 排球和體操運動、廚師、教師、司機和電腦操作人員, 由於反復進行或長時間維持上臂的外展、上舉和內旋等動作而發生肩部組織的勞損。 在以上人群中肩周炎的發病率較多。 另外當肩關節發生急性損傷後, 如早期治療不當也可誘發肩周炎。 尤其是上肢骨折內固定後肩關節的長期缺乏運動導致肩關節粘連的不在少數。

6、 另外頸椎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肺炎、膽囊炎、上臂創傷、偏癱、長期靜脈輸液和肩周圍手術等可引起肩關節活動減少, 造成關節囊攣縮與粘連而形成關節僵硬, 也會誘發肩周炎。 由於早期肩周炎患者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動,

更加劇組織的病理改變, 使肩周炎向更深層次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