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拿肩:以手的四指指端與拇掌部相對合, 用力攀拿對側肩胛骨上的斜方肌肌腱。 食指、中指指端著力于肩井穴處, 然後一捏一放, 一緊一松, 逐漸向肩肱、肘臂處挪移, 直拿至腕掌部。 沿途可以肩關節前方肩前穴, 臂彎紋頭外側曲池穴, 前臂背側四橫指處的支溝穴和掌側腕上約兩橫指的內關穴作重點捏拿部位。 可用於防治胸痛脅痛、頭痛、頭暈、胃痛、腹脹、噁心、嘔吐、便秘、心悸等症。
(2)擦肘:用手掌心摩擦肘部周圍, 可行氣活血, 防治肘關節酸痛等症。
(3)搓手:兩手掌心相對摩擦至熱, 再互替廳揉摩擦手背, 可防治關節酸痛、手指麻大、凍瘡。
(4)抖腕:一手放鬆, 另一手先握住其腕部, 拇指在上, 放在腕部稍上方, 餘四指在下。 抵住掌根部, 上下協調用力, 使被握一手的腕關節作輕柔和的波浪式屈伸活動。 有滑利關節的作用, 治療腕指酸痛。
(5)撚指: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相對合, 捏住另一手指, 進行緩慢柔和的搓揉, 如同撚線狀。 由指根撚到指端, 從小指開始依次而撚。 可防治手指麻木、活動不利及有關內臟疾病。
(6)運膏育:兩手自然下垂, 輕搖雙側肩關節, 帶動肩胛骨, 以作用手背部的膏育穴。 可防治肩背酸痛, 傷風感冒, 虛勞等症。
(7)抓空握固:反復伸屈五指。 或將拇指握於拳心, 一緊一松, 反復多次, 可防治上肢酸痛、麻木、乏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