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 湯是既富於營養又最易消化的一種。 美國營養學家的一項調查表明, 在6萬多接受營養普查的人中, 那些營養良好的人, 正是經常喝湯的人。 不過, 因為湯汁能在小腸中均勻分散, 營養物質很容易被消化、吸收, 所以喝湯有著使人發胖的潛在危險。
很多人以為, 喝湯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殊不知, 只有科學地喝湯, 才能既吸收營養, 又避免脂肪堆積。
喝湯的時間很有講究
俗話說“飯前喝湯, 苗條又健康;飯後喝湯, 越喝越胖”,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飯前先喝幾口湯, 將口腔、食道潤滑一下,
午餐時喝湯吸收的熱量最少
因此, 為了防止長胖, 不妨選擇中午喝湯。 而晚餐則不宜喝太多的湯, 否則快速吸收的營養堆積在體內, 很容易導致體重增加。 要防止喝湯長胖, 應儘量少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做湯料,
美國營養學家指出, 如果延長吃飯的時間, 就能充分享受食物的味道, 並提前產生已經吃飽的感覺。 喝湯也是如此。 慢速喝湯會給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時間, 感覺到飽了時, 就是吃得恰到好處時;而快速喝湯, 等你意識到飽了, 可能攝入的食物已經超過了所需要的量。
適合秋季喝的幾款湯粥
潤肺去燥:銀耳桔餅湯
現在進入秋季, 是呵護肺的最佳時期。 劉光瑞說, 中醫上把人體肺部稱作嬌嫩之腑。
對此, 劉光瑞建議, 銀耳和桔餅熬成湯喝, 起到潤肺去燥的效果。 兩種材料一起放入盛水的鍋裡, 用文火熬1到2小時即可。
潤肺止癢:黃芪排骨湯
另外, 取黃芪(60克)、生地(20克)、沙參(30克)、枸杞(10克), 和兩斤重的排骨一起, 放入砂罐中用文火煲湯喝, 不僅潤肺還能預防皮膚瘙癢。 該湯的材料按照4-5人的量配置, 可以一周喝一次。 如果腎功能不好的人, 建議在上述材料裡另加入黃精(30克)。
劉光瑞提示, 最好選用完整的黃芪, 切成片狀的黃芪, 如果放置時間超過半月, 在藥效上已大打折扣。
明目潤喉:夏枯草和菊花泡水
秋季乾燥, 白領一族長期對著電腦易引起眼睛乾燥。
降血壓:夏枯草、鬼針草水熬粥
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出現不適時, 用夏枯草(30克)和鬼針草(30克)熬成水, 再取汁熬粥喝。 不過對於體質偏涼寒, 胃腸功能不好的人, 喝粥需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