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維生素D缺乏病要做的檢查有哪些?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又叫骨軟化症即骨礦化不足, 為新形成的骨基質鈣化障礙, 是以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和臨床以骨骼的鈣化障礙為主要特徵的疾病, 維生素D是維持高等動物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素, 它是鈣代謝最重要的生物調節因數之一。 維生素D不足導致的佝僂病, 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 發病緩慢, 影響生長發育。 多發生於3個月~2歲的小兒。 那麼, 維生素D缺乏病要做的檢查有哪些?

血液生化檢查:

佝僂病, 骨軟化病活動期血鈣可正常或偏低[正常2.2~2.7mmol/L(9~11mg/dl)];血磷降低[成人正常0.9~1.3mmol/L(2.8~4mg/dl), 兒童正常1.3~1.9mmol/L(4~6mg/dl)], 鈣磷乘積

血鹼性磷酸酶增高(正常15~30金氏單位),

此法是診斷佝僂病常用的指標, 但缺乏特異性, 且受肝臟疾病影響較大, 近年來提倡骨鹼性磷酸酶測定, 正常參考值為≤200μg/L, 血清中鹼性磷酸酶以骨鹼性磷酸酶為主, 為成骨細胞所分泌, 當維生素D缺乏時該細胞活躍, 血清中骨鹼性磷酸酶升高, 升高程度與佝僂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對佝僂病早期診斷敏感性高, 血清25-(OH)D正常12~200nmol/L(5~80ng/ml);血清1, 25-(0H)2D正常40~160pmol/L(16~65pg/ml), 由於25-(OH)D的濃度比1, 25-(OH)2D高三個等級, 即使25-(OH)D處於低水準的維生素D缺乏病人也有足夠的25(OH)D-1羥化酶的基質, 因此血清1, 25-(OH)2D濃度對評價維生素D缺乏幾乎沒有價值, 恢復期血液生化檢查均恢復至正常。

1.X線骨骼檢查 

佝僂病早期僅表現長骨幹骺端臨時鈣化帶模糊變薄, 兩邊磨角消失,

典型改變為臨時鈣化帶消失, 骨骺軟骨增寬呈毛刷樣, 杯口狀改變, 骨骺與幹骺端距離加大, 長骨骨幹脫鈣, 骨質變薄, 骨質明顯稀疏, 密度減低, 骨小梁增粗, 排列紊亂, 可有骨幹彎曲或骨折, 恢復期臨時鈣化帶重現, 漸趨整齊, 緻密, 骨質密度增加。

骨軟化病早期X線可無特殊變化, 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骨質疏鬆, 骨密度下降, 長骨皮質變薄, 有些伴病理性骨折, 嚴重者X線表現脊柱前後彎及側彎, 椎體嚴重脫鈣萎縮, 呈雙凹型畸形, 骨盆狹窄變形, 假性骨折(亦稱Looser帶);可認為成人骨軟化病X線改變的特徵, 為帶狀骨質脫鈣, 在X線片上出現長度從幾毫米到幾釐米不等的透光帶, 透光帶一般與骨表面垂直, 這些透光帶常為雙側性和對稱性,

尤以恥骨, 坐骨, 股骨頸, 肋骨和肩胛腋緣處為典型。

2。 骨礦物質含量 

目前成為研究骨代謝疾病的各種病理因素所致骨礦化異常的一項重要指標, 目前國內較普遍採用有單光子吸收法, 用此法測定不同病期佝僂病骨礦含量, 發現佝僂病初期和極期骨礦含量均下降, 對佝僂病及骨軟化病的診斷有較大意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