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鍛煉前要熱身
由於早春的天氣還比較寒冷, 所以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因寒冷的天氣使血流緩慢, 肌肉、關節及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降低, 極易發生運動損傷。 充分的準備活動, 可使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提高, 心肺的功能增強, 血液迴圈加快, 關節、肌肉的彈性增強, 更好地適應劇烈運動的需要。
(2)走出室外
根據五行對應五臟理論, 春季講究護肝, 多與大自然接觸, 迎接春季和暖陽光, 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很有好處。 因此春季運動應選在室外。 中醫學認為, 春天在樹林、江河、湖邊的空氣裡陽光最旺,
(3)講究鍛煉衛生
運動前喝一杯水, 可以補充運動流失的鹽分, 還可促進腸道蠕動, 有排毒效果, 鍛煉時不要用口呼吸, 穿衣多少要適中, 鞋子宜柔軟輕便。
(4)剛出汗就夠
春季的氣溫與夏季相比還比較涼, 出汗過多會使毛孔擴張, 涼濕之氣乘機侵入體內, 容易使身體受風寒而著涼感冒, 從而誘發呼吸道疾病。 中醫學認為, 汗與心和血有很大關係, 一定量內的流汗有排毒作用, 但如果汗液排泄過多, 則會帶走體內一些珍貴的微量元素,
(5)鍛煉後需冷身
鍛煉前要熱身, 鍛煉後也要注意冷身。 運動能加速血液的迴圈, 如果大量運動之後, 不以一些節奏慢的簡單運動結束, 會因血液不能自動適應身體突發性的變化, 導致血壓下降, 心臟供血不足, 引起昏迷甚至休克死亡。 簡單的5min左右的慢走就能夠有效地消除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