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如果餵養不當、有不良飲食習慣或者患有某些疾病時, 都可能出現營養不良現象, 會影響小兒的正常發育。 那麼, 小兒營養不良如何判斷?下面, 我們就來瞭解下。
小兒營養不良如何判斷?
專家指出, 小兒營養不良常有以下這些表現:
1、鈣不足:小兒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骨骼牙齒發育異常, 有些患兒可發生低鈣抽搐等。
2、磷不足:小兒常有食欲不振, 臨床易發生軟骨病, 表現為骨骼和牙齒發育不正常, 嚴重的可發生病理性骨折。
4、脂肪缺乏:小兒容易患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症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的缺乏等。
5、糖類缺乏:小兒容易發生低血糖, 臨床常表現為疲勞、生長發育遲緩。
6、蛋白質缺乏:臨床容易疲勞, 常伴有貧血, 小兒體重減輕, 生長發育遲緩, 以及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等。
7、食物纖維不足:臨床常表現為便秘等。
3種小兒營養不良的指標
兒童慢性或急性營養不良指標:
體重低下, 低於同年齡、同性別人群正常值的均數減2個標準差。 其中高於或等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者為中度;低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者為重度。
長期慢性營養不良指標:
生長遲緩, 其身長低於同年齡、同性別人群正常值的均數減2個標準差。 其中高於或等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者為中度;低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者為重度。
遷延或急性營養不良指標:
消瘦, 其體重低於同年齡、同性別人群正常值的均數減2個標準差。 其中高於或等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者為中度;低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者為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