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為什麼得了胃病的人越來越多了, 過去發病者多為中年人的胃病, 而今發病年齡大有提前的趨勢。 現在25~35歲的年輕人胃病的患病率逐年遞增, 尤其是從事銷售、金融、媒體等工作的年輕白領。 下面這些症狀可以讓我們自測我們自己是否得了胃病。
胃病最常見的症狀
1)疼痛。 這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導致隱痛的原因很多, 表現形式也複雜。 病因包括受寒、氣滯、血瘀等, 表現形式有隱痛、刺痛、絞痛。
2)氣脹。 這也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如果脾胃運化失職, 或者因寒受阻, 或者其他因素, 都會導致胃內的氣體不能及時、不能正常排出,
3)食脹。 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 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 或者或者腸胃蠕動過慢, 都會導致食脹。
4)舌淡無味。 中醫理論認為, 脾開竅於口, 如果脾受困, 或其他原因導致脾虛, 都會引起患者口不知味, 不欲食。
中醫治療胃病的6個良方
1、桂皮紅糖飲
桂皮15克, 水煎去渣取汁, 加入紅糖10克, 調勻熱飲。 此飲具有溫胃散寒的功效, 可治療胃部受寒所致的胃痛、胃脹等。
2、白胡椒紅棗
取大棗10枚(去核), 每個棗內放白胡椒5粒, 上蒸鍋蒸熟, 然後搗爛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 每次服用7~10丸。 此丸具有溫胃補血之功效, 可治療胃寒疼痛。
3、茯苓粥
茯苓15克, 粳米200克, 冰糖適量。 將茯苓、粳米洗淨, 一同放入鍋中, 加適量清水,
4、太子參大棗陳皮茶
太子參15克, 大棗5枚, 陳皮3克。 將太子參、大棗洗淨, 連同陳皮共同放入砂鍋內, 加適量水, 煎湯, 去渣取汁, 代茶飲。 有理氣和胃的功效。
5、果蔻烏雞煲
烏骨雞1只(大約500克), 去除毛和內臟後洗淨;將蘋果、豆蔻各5克放入烏骨雞腹內, 用牙籤封好切口, 加水適量煲熟, 調味服食。 此膳具有溫中散寒、健胃止痛的功效, 無論是感受寒邪所致的胃病, 還是飲用冷食所致的胃寒、胃痛均可食用。
6、乾薑棗芪羊肉
羊肉100克切塊、黃芪6克、大棗10枚(去核)、乾薑5克。 以上食材加水適量燉熟, 調味食用。 此粥具有溫陽、補氣、健胃之功效。 可治療虛寒胃痛、四肢畏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