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干擾素對人體的毒副反應

干擾素最初於1957年被人們發現, 它在人體受到病毒侵犯時被免疫系統合成並釋放入血, 起到抵禦外來病毒的作用。 隨著對其認識的深入, 人們發現給予人工合成的干擾素可以對人體的某些良性和惡性疾病起到治療作用:包括病毒性肝炎、多發性系統硬化、黑色素瘤、腎癌及多種血液病等。
干擾素在對疾病起治療作用的同時也會給機體帶來一定的毒副反應, 尤其是在治療腎癌、惡性黑色素瘤等惡性疾病時, 由於用藥劑量高, 毒副反應相對較明顯, 這些副作用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生活品質有所下降,

嚴重時甚至會使醫生和患者不得不調整最初的治療方案。
應用干擾素3至6小時後, 許多患者會出現發熱、寒戰等症狀, 部分人還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和全身倦怠感。 只要堅持干擾素的治療, 這些症狀會逐步減輕以至可耐受。 但是如果中斷治療即使僅幾天, 這些原本已經耐受的症狀又會出現。 這些症狀可以通過大量飲水和服用對乙醯氨基酚來緩解。 隨著干擾素用量的不斷累積, 超過70%的患者會出現乏力症狀, 超過40%的患者會產生食欲減退。 目前尚沒有藥物對這種慢性症狀有效, 但這些乏力等慢性症狀可以通過適量運動、足量營養攝入、足量飲水和引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來緩解。
干擾素對患者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精神系統也有副作用。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副作用表現為昏睡和意識障礙, 在外周神經系統表現為肢體麻痹和刺痛感。 不僅如此, 干擾素還會影響下丘腦-垂體軸的許多激素,刺激激素的分泌, 使得腎上腺皮質激素過量釋放和男性激素的分泌不足, 甚至可以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礙。 上述症狀有些可以逐步自行緩解, 有些則僅需要對症處理。 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 干擾素對患者精神系統也會產生影響。 近10%的接受干擾素治療的患者會出現抑鬱症甚至嚴重的自殺傾向。 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患者的精神改變和抑鬱傾向, 及早就醫。
在最初用藥幾天後患者就可能出現肝功能損害和中性粒細胞的減少。
這兩個副作用和干擾素的應用劑量相關。 對較大劑量應用干擾素的患者, 應該每週複查一次肝功和血象。 如果患者出現Ⅲ度肝功能損害(指轉氨酶大於正常高限5~10倍)或Ⅲ度中性粒細胞減少(指中性粒細胞在0.5~0.9×109/L)則需要立即調整干擾素用量。
首先要暫停干擾素的使用, 停止干擾素使用後肝功能和血象均可以自行緩慢恢復。 對出現肝功能損害的患者, 待肝功能恢復到正常高限以下時就可以再次應用干擾素治療。
再次用量為初始量的30%~50%, 同時繼續每週監測肝功, 肝功穩定後可每月或每兩月複查一次。 對於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患者, 治療方法也基本相同, 待中性粒細胞升至1.5~1.9×109/L可再應用初始量的30%~50%的干擾素治療,
同時繼續至少每週監測血象, 穩定後可每月或每兩月複查一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