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糾正生活中切菜、炒菜、吃剩菜的壞習慣

洗菜、切菜、炒菜應該是平時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但是我們洗菜、切菜、炒菜的方法正確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一下, 生活中我們都存在著哪些誤區:

一:先切菜再沖洗不科學

有些人在做菜時習慣先把蔬菜切好後再用水沖洗, 這樣做很不科學。

蔬菜中的許多維生素都能溶解在水中。 如果將蔬菜切了再洗, 就會造成纖維素的流失, 從而使其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所以, 做菜時要先洗後切, 切好的蔬菜也不要泡在水裡。

 

二:炒菜時每次炒完都應洗鍋

有的人炒菜時圖省事, 炒完一個菜不洗鍋便接著炒下一個菜。

這樣做雖然節省時間, 也充分利用了餘油和餘熱, 但是從健康角度考慮, 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為在炒菜時, 會產生一種名為“3,4-苯並芘”的物質, 它具有強致癌作用, 經常攝入會導致肺癌、胃癌及血癌。 如果不洗鍋繼續炒菜, “3,4-苯並芘”則會越積越多, 最終超出正常範圍, 人長期攝入這樣炒的菜極易致病。

另外, 在炒菜結束後, 很多人還喜歡趁機再用餘油炒飯, 這種做法對健康也是有害的。 因為炒完菜後, 鍋內的留存物很多, 有醬油、味精、食鹽等等, 這時再炒飯, 這些物質很容易焦化而生成亞硝酸胺, 和“3,4-苯並芘”一樣, 它也是一種強致癌物, 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 不要圖一時省事忽略烹飪細節, 炒鍋要一菜一刷。

三:吃剩菜時只是回鍋加熱並不安全

生活中吃剩菜是很常見的事情, 但是, 你對剩菜的消毒重視嗎?許多人的做法僅僅是將剩菜回鍋熱一下, 便以為可以很好地起到消菌殺毒的作用, 其實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

剩菜中的有害物質主要包括生物類的病毒細菌和化學類黴素兩大類。 一般而言, 病毒病菌在100°C的高溫下(一些耐高溫極強的除外), 長時間加熱的過程中都可以殺死。 但對於毒素類的物質, 高溫加熱的效果則往往不盡如人意, 一些毒素, 如土豆中的龍葵堿, 在高溫的條件下反而會增加濃度, 毒性也會增強。

對於剩菜剩飯, 要注意保存在冰箱或食品櫃裡防止變質, 並及早食用。

蔬菜中一般都會含有硝酸鹽, 這種化學物質對人身體無害,

但是在留存的過程中, 硝酸鹽會慢慢地轉化為對人體有害的毒性物質亞硝酸鹽, 而亞硝酸鹽是無法用高溫去除的。 因此, 對於吃剩的蔬菜, 要尤其注意儘早食用或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