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文化博大精深, 各個方面都有著很深的學問,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 步法的練習必不可少, 那麼你知道怎樣練習太極拳的步法麼?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吧!
太極拳步法練習方法
如今對太極拳的傳播有這樣一種說法:過去人文化水準低, 功夫高, 而理論少。 現在人文化水準提高了, 卻出現了理論多, 而功夫低的落差。 其實對於太極拳的初學者而言, 首先要解決的不是如何練出高功夫, 而是如何掌握太極拳運動的基本要領。 無論初學者的目的是提高身體素質(治病、健身、養生、長壽等),
學好太極拳, 可使人們從健身層次, 提高到認識身體結構的層次, 最終轉變到開發身體能量的層次。 身體上的這個轉變過程是一次次質的飛躍, 它即簡單又複雜。 簡單的是;初學太極拳的人, 可以在明理老師指導中, 馬上就能在身體鬆弛之中, 體會到自己身體中存在靜如山嶽的功夫。 複雜的是;這種體會離開老師的指導,
身體上的這個技巧,
我以師父拳譜中的基本步法為例, 講步法轉換體會;從陳氏太極拳外形看, 大多是以三七步為主。 三七步在有些武術拳種中叫做“牮樁步”, “牮”字典上解釋為;房屋傾斜, 用長木頭支起弄正。
當太極拳練到“意氣君來骨肉臣”的層次, 你就能體會到太極拳運動如同樁功的境界。 身體上骨肉運動是被動的, 身體的協調運動完全是被氣息的收方所牽引, 身體只有練到此時, “松”才到了一個層次。 膝關節的運轉, 只是身體之中九轉中的一轉, 但是這一轉可以決定你練太極拳最終的境界。 怎樣練習才能成功呢?我在以前的體會中寫的很清楚。 細節是這樣的, 首先一定要按照拳譜的姿勢, 擺正自己的拳架,
膝關節怎樣的運轉是關鍵的問題, 如果都會練就不能出現“操、拳”之爭了。 初始是用三七步分開身體重心, 通過兩腿之間的重心作用, 使腳底與地面產生摩擦後出現擰力, 促進踝關節轉動, 催動小腿轉動, 帶動膝關節劃圈運轉, 將支持身體重心的三七弓步旋轉到另一側。 在這種運動中保持三七弓步的步形不變, 上身不要偏, 身體如立軸隨之轉動大約45°, 到位之後在反方向轉動運行。 就這樣來回地轉換身體重心, 如此反復練習, 舉一反三, 熟能生巧。隨著功夫的增長,慢慢就會體會到,身體的重心不是指身體自重,而是指意識與氣息下沉,這種勁與地面之間有一種支撐力,當體會到二力濟壓作用平衡時,膝關節出現揉搓的自轉現象,身體之中的每個關節都跟隨腳底運轉而運轉,使身體形成了螺旋旋轉的整體轉動功夫層次。
膝關節這樣的緩慢轉動,可以促使身體的各個關節運轉靈活,防止膝關節受到意外傷害。在膝關節緩慢運轉的同時,也能控制住了身體亂動的毛病,慢慢地就練到了太極拳協調運動的基礎。練到此時方知,師承太極拳是從有形之中練出意氣,再練到身體隨意氣自然運動。而不是從簡化太極拳套路,練到傳統太極拳套路,再練刀、槍、劍、棍等器械的太極拳學練過程。
太極拳主要步法
太極拳走架的主要步法有上步、退步、進步、撤步、跟步、擦步、蓋步、墊步、插步、橫進步、碾步、跳步等等。
(1)上步:後腳向前上一步或前腳向前上半步。
(2)退步:前腳向後退一步。
(3)進步:雙腳相繼向前各上一步。
(4)撤步:前腳向後退半步。
(5)跟步:後腳向前跟進半步,不超過前腳。
(6)擦步:一腳以腳跟內側貼地面滑擦,向前或向側出步。見於陳式太極拳。
(7)蓋步:一腳提起經支承體重的腳掌前向下橫落。
(8)墊步:一腳經另一腳內踝向前外擺,斜橫腳掌上步(腳跟先著地,腳掌撇向斜橫)。
(9)插步:一腳經支承體重的另一腳內踝向後側斜插,腳尖先著地。
(10)橫進步:雙腳向左或右側依次移進,雙腳掌保 持平行。
(11)碾步:以腳跟為軸或以腳前掌為軸著地,使腳掌向內或向外磨碾,主要用於轉體動作。
(12)跳步:輕鬆的跳躍動作。—腳掌落地,另_腳掌瞬間即離地向外移步。跳躍的幅度不大,但表現輕鬆、靈敏。
步法總的要點
上步時,腳跟先著地,然後再過渡到全腳;後退時,前腳掌先著地,不可全腳著地。兩腳的距離和跨度要適當,腳掌和腳跟碾轉要適度。
結語:怎麼樣,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對如何練習太極拳的步法應該有了深入的瞭解了吧,太極拳練習重在持之以恆,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否則終究難有所成!
熟能生巧。隨著功夫的增長,慢慢就會體會到,身體的重心不是指身體自重,而是指意識與氣息下沉,這種勁與地面之間有一種支撐力,當體會到二力濟壓作用平衡時,膝關節出現揉搓的自轉現象,身體之中的每個關節都跟隨腳底運轉而運轉,使身體形成了螺旋旋轉的整體轉動功夫層次。膝關節這樣的緩慢轉動,可以促使身體的各個關節運轉靈活,防止膝關節受到意外傷害。在膝關節緩慢運轉的同時,也能控制住了身體亂動的毛病,慢慢地就練到了太極拳協調運動的基礎。練到此時方知,師承太極拳是從有形之中練出意氣,再練到身體隨意氣自然運動。而不是從簡化太極拳套路,練到傳統太極拳套路,再練刀、槍、劍、棍等器械的太極拳學練過程。
太極拳主要步法
太極拳走架的主要步法有上步、退步、進步、撤步、跟步、擦步、蓋步、墊步、插步、橫進步、碾步、跳步等等。
(1)上步:後腳向前上一步或前腳向前上半步。
(2)退步:前腳向後退一步。
(3)進步:雙腳相繼向前各上一步。
(4)撤步:前腳向後退半步。
(5)跟步:後腳向前跟進半步,不超過前腳。
(6)擦步:一腳以腳跟內側貼地面滑擦,向前或向側出步。見於陳式太極拳。
(7)蓋步:一腳提起經支承體重的腳掌前向下橫落。
(8)墊步:一腳經另一腳內踝向前外擺,斜橫腳掌上步(腳跟先著地,腳掌撇向斜橫)。
(9)插步:一腳經支承體重的另一腳內踝向後側斜插,腳尖先著地。
(10)橫進步:雙腳向左或右側依次移進,雙腳掌保 持平行。
(11)碾步:以腳跟為軸或以腳前掌為軸著地,使腳掌向內或向外磨碾,主要用於轉體動作。
(12)跳步:輕鬆的跳躍動作。—腳掌落地,另_腳掌瞬間即離地向外移步。跳躍的幅度不大,但表現輕鬆、靈敏。
步法總的要點
上步時,腳跟先著地,然後再過渡到全腳;後退時,前腳掌先著地,不可全腳著地。兩腳的距離和跨度要適當,腳掌和腳跟碾轉要適度。
結語:怎麼樣,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對如何練習太極拳的步法應該有了深入的瞭解了吧,太極拳練習重在持之以恆,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否則終究難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