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冬季養生食補 抵禦寒冷必喝兩杯茶。 秋收冬藏, 秋冬時節是養生的好時段, 我們要趁著這個養生好時機來調理一下身體的健康。 進入寒冬之後, 身體的抵抗力逐漸的下降, 我們一定要注意加強日常的保養。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好日常的進補呢?如何增強抗寒能力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冬季養生食補 抵禦寒冷必喝兩杯茶。
食補在秋冬調養中尤為重要可多吃蔬菜, 適當增加動物內臟、瘦肉類、魚類、蛋類等食品, 還可多吃雞、甲魚、龜、羊肉、桂圓、荔枝、胡桃肉、木耳等食品, 這些食品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冬季養生食補 抵禦寒冷必喝兩杯茶
冬季驅寒如何飲食:
1多吃主食, 適當吃點羊肉、鵪鶉和海參。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 所以, 冬季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 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 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 產熱量多, 禦寒效果最好。
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 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 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
2海帶、紫菜。 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 產生熱量。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一種叫甲狀腺素, 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 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 使基礎代謝率增強, 皮膚血液迴圈加快, 抗冷禦寒, 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 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髮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3動物肝臟、胡蘿蔔可增加抗寒能力。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
4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 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 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 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 因此, 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 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5吃辣的可以祛寒。 辣椒中含有辣椒素, 生薑含有芳香性揮發油, 胡椒中含胡椒堿。 它們都屬於辛辣食品, 冬天多吃一些, 不僅可以增進食欲, 還能促進血液迴圈, 提高禦寒能力。
另外, 推薦兩款驅寒茶:
冬季養生食補 抵禦寒冷必喝兩杯茶
1黑豆茶
黑豆可抗擊衰老, 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到黑豆對延緩衰老、治療腰膝疼痛很有效果, 另外, 想補腎、烏髮的女性也可以經常引用這道茶。
黑豆的營養價值與黃豆不分上下, 藥用價值高於黃豆。 在經期後期或經血量少時引用這道茶, 可以呵護虛弱的身體。 這道活血補身茶有不易消化的特點, 所以消化功能較差、尿酸、通風患者不宜過度食用。
做法:取黑豆100克、蘇木10克、紅糖適量、清水700ml。 將黑豆用清水洗一下, 瀝幹水分後備用。 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蘇木和黑豆, 將黑豆煮熟後取出蘇木和黑豆。 之後再加入適量紅糖, 將其攪拌融化後即可食用。
2紅棗茶
紅棗有增強體能、加強肌力的功效。 其含有環磷酸腺苷,
紅棗含糖類、有棗含糖類、有機酸、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和c。 性平, 味甜醇, 能補脾胃, 用於脾胃虛弱。 紅棗含糖量高, 產生熱量大, 因此特別適合在冬天食用。
做法:每次用紅棗10-15顆最好, 把棗皮切破, 放在茶杯中, 沸水沖泡代茶飲, 常服有健胃滋補作用, 是老少皆宜的良療飲料。
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