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雖不是什麼大病, 卻讓不少人頭疼。 日本的一項調查顯示, 50%的女性和25%的男性經常為便秘所困。
什麼原因導致便秘多發的呢?
1、機械性因素:當一個人的腹肌壓力減弱時, 如患有肺氣腫、腹水、重度肥胖等就極有可能發生便秘;
2、胃腸病:一旦在生活中患有腸易激綜合征, 腸道狹窄、腸憩室病、硬皮病、肛門等季斌, 那麼也易導致便秘的發生;
3、神經性:如患有先天性巨結腸, 脊髓性疾病, 帕金森病等疾病, 那麼患有便秘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4、代謝-內分泌系統:如患有糖尿病、卟啉病、低血鉀、甲狀腺機能減退、高血鈣等就會增加患便秘的可能性;
5、心理性:當在生活中, 排便受到長期的抑制, 那麼就會導致便秘的發生;
6、藥源性:因為在生活中, 不少的便秘患者就是因為服用一些藥物而導致的, 如生活中的常見止痛劑、麻醉劑、抗抑鬱藥、降壓藥、利尿藥、抑酸劑(與鋁和鈣合用)、鉍劑等。 其中腸易激綜合征為很常見的便秘原因。 為數不少的便秘是特發性便秘。
便秘怎麼調理?
1、調整飲食結構
首先, 要注意飲食的量。 只有足夠的量, 才足以刺激腸蠕動, 使糞便正常通行和排出體外。 特別是早飯要吃飽, 因為早餐後能引起胃結腸反射, 有利排糞運動。
其次, 要注意飲食的質。 主食不要太精過細, 要注意多吃些粗糧和雜糧。 因為粗糧、雜糧消化後殘渣多,
最後, 要多喝水。 因為老年人的腸蠕動頻率降低, 腸道中的水分相對減少, 糞便乾燥導致大便秘結。 足量飲水, 使腸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於腸內容物通過。 特別是在早飯前或起床後喝一杯水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2、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排便要養成規律, 不要拖延。 如果經常拖延大便時間, 破壞良好的排便規律, 可使排便反射減弱, 引起便秘。 經常容易發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時間,
對於還沒有良好排便習慣者, 建議每天早晨去廁所蹲5分鐘左右, 經過一段時日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 因為結腸運動有一定的規律性, 早晨起床後人由平臥轉變為起立, 結腸會發生直立反射, 推動糞便下移進入直腸, 引起排便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