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靜脈曲張是男性不育的常見因素。 精索靜脈曲張, 是比較公認的引起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 在男性中大約10%~15%有精索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曲張的患者中合併不育的達30%~40%, 精索靜脈曲張與不育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精索靜脈曲張者精索裡的靜脈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血液回流受阻, 血液淤積, 造成精索裡的蔓狀靜脈叢迂曲、伸長和擴張, 在陰囊裡形成蚯蚓狀的團塊, 這就是精索靜脈曲張的外在表現。 發生精索靜脈曲張之時, 表現為陰囊脹大, 有沉重及其墜脹感, 站立、行走、勞動時加重, 平臥休息後減輕。
正常人睾丸、附睾、輸精管的靜脈在陰囊內形?0~20條小靜脈, 組成蔓狀靜脈叢, 上行至腹股溝內匯合成精索內靜脈, 然後沿腹膜後上行, 左側呈直角進入左腎靜脈, 右側呈斜角進入下腔靜脈。
根據精索靜脈曲張發生的原因, 可將本病分為特發性精索靜脈曲張和繼發性精索靜脈曲張。 特發性精索靜脈曲張是由於精索靜脈瓣膜缺如或功能不全所致, 即通常所說的精索靜脈曲張。 繼發性精索靜脈曲張是由於其他疾病而導致的如腹後壁腫瘤或腎腫瘤壓迫腎靜脈或精索內靜脈引起。
根據解剖和靜脈造影檢查發現, 精索靜脈曲張主要是左側精索內病變引起的。
睾丸的靜脈除精索內靜脈外, 尚有輸精管靜脈和提睾肌靜脈,
早在百餘年前即有報導認為精索靜脈曲張是不育症的原因, 有一組1294例男性不育患者的觀察中, 39%有精索靜脈曲張。 但是大多數精索靜脈曲張的患者並沒有影響生育, 據統計有7%~50%有精索靜脈曲張的不育症患者, 沒有經過手術治療, 以後仍然能夠生育。 所以直至今日, 有關精索靜脈曲張與生育的關係仍有不少爭論。
精索靜脈曲張時, 約有50%~80%的患者精液檢查不正常, 表現為精子數少, 活動度低, 形態不正常。 精索靜脈曲張引起不育的原因有:精索靜脈曲張時由於精索靜脈內血液淤滯, 可以引起陰囊內溫度增高, 睾丸溫度可升高1℃~2℃, 溫度持續長期增高, 可影響睾丸產生精子, 導致無精子症和少精子症, 附睾也不利於使精子成熟。 但精子生成障礙主要發生在初級精母細胞和精細胞階段。 血液淤滯, 精索靜脈內壓力增高, 氧和營養物質缺乏, 影響代謝產物的清除, 從而影響精子發生和成熟。 左側精索靜脈曲張時血液返流, 將腎上腺和腎產生的物質如類固醇、兒茶酚胺、5-羥色胺、前列腺素等帶到睾丸。 5-羥色胺是毒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