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中醫從髒燥及梅核氣論治抑鬱症

在中醫古籍中沒有抑鬱症的病名, 關於抑鬱症的論述散見於郁證”、“百合病”、“梅核氣”、“髒燥”、“癲狂”等疾病中。

在方書之祖的《傷寒雜病論•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篇中提到:“婦人髒燥, 喜悲傷欲哭, 象如神靈所作, 數欠伸, 甘麥大棗湯主之”、“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 半夏厚朴湯主之”。

髒燥的臨床表現為精神失常, 無故悲傷想哭, 神疲乏力等症狀。 而梅核氣則表現為咽喉部位的異常感覺, 但實際檢查又無器質性改變。 二者雖然表現不一, 但這與現代西醫學所講的抑鬱症的多系統症狀表現都有十分相似之處。

張仲景總結前人經驗,

並根據自己的臨床觀察已經發現髒燥及梅核氣多發於女性, 所提出的治療方藥一直沿用至今。

後世醫家尤在涇在《金匱要略心典》中說梅核氣“凝癱結氣, 阻塞咽溢之間。 半夏、厚朴、生薑辛以散結, 苦以降逆, 茯苓佐半夏利痰氣, 紫蘇芳香, 入肺以宣其氣也”。

吳謙在《醫宗金鑒》中也說道“咽中如有炙臠, 謂咽中有痰涎, 如同炙肉, 咯之不出, 咽之不下者, 即今之梅核氣病也。 此病得之七情鬱氣, 痰涎而生。 故用半夏、厚樸、生薑、辛以散結, 苦以降逆, 茯苓佐半夏, 以利飲行涎, 紫蘇芳香, 以宣通鬱氣。 此證男子亦有, 不獨婦人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