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補腎別只吃進補藥品 按摩身體3部位更有效

一個人身體是否健壯, 與腎的強弱有關。 倘若腎功能弱虛, 就會因“火力不足”, 出現頭暈、心慌、氣短、腰膝酸軟、乏力、小便失禁或尿閉等症狀, 這是腎陽虛。 還有的人由於體內津液虧少, 滋潤、濡養等作用減退, 臨床表現為形體消瘦、腰膝酸軟、眩暈耳鳴、口燥咽幹、潮熱顴紅、盜汗、小便短黃等, 此為腎陰虛。

養腎糾虛的方法很多。 如多曬太陽, 多食熱量高和溫補腎陽的食品, 選服補腎的藥品, 等等。 但從“生命在於運動”這一養生的基本理論出發, 通過運動養腎糾虛, 是值得提倡的積極措施。 這裡, 向讀者介紹幾種有助於養腎糾虛又簡單易學的按摩方法。

腰部按摩操

腰部按摩操有兩種做法。

一、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 分別放至腰部, 手掌向皮膚, 上下按摩腰部, 至有熱感為止。 可早晚各一遍, 每遍約200次。 此運動可補腎納氣。

二、兩手握拳, 手臂往後用兩拇指的掌關節突出部位, 自然按摩腰眼, 向內做環形旋轉按摩, 逐漸用力, 以至酸脹感為好, 持續按摩10分鐘左右, 早、中、晚各一次。 腰為腎之府, 常做腰眼按摩, 可防治中老年人因腎虧所致的慢肌勞損、腰酸背痛等症。

腳心按摩法

中醫認為, 湧泉穴直通腎經, 腳心的腳泉穴法是濁氣下降的地方。 經常按摩湧泉穴, 可益精補腎, 強身健康, 防止早衰, 並能舒肝明目, 促進睡眠, 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咯血、鼻塞、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腳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臨睡前用溫水泡腳, 再用手互相擦熱後, 用左手心按摩右腳心, 右手心按摩左腳心, 每次100下以上, 以搓熱雙腳為宜。 此法有強腎滋陰降火之功效, 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虛熱症效果甚佳。

耳部按摩法

摩耳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拉耳屏: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 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 自內向外提拉, 手拉由輕到重, 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 每次3~5分鐘。 此法可並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掃外耳:以雙手把耳朵由後向前掃, 這時會聽到“嚓嚓”的聲音。 每次20下, 每日數次, 只要長期堅持, 必能強腎健身。

拔雙耳:兩食指伸直, 分別插入兩耳孔, 旋轉180°。 往復3次後, 立即拔出, 耳中“叭叭”鳴響。

一般拔3~6次。 此法可促使聽覺靈敏, 並有健腦之功。

鳴天鼓:兩掌分別緊貼於耳部, 掌心將耳蓋嚴, 用拇指和小指固定, 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叩擊頭後枕骨部, 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處, 耳中“咚咚”鳴響, 如擊鼓聲。 該方法有提神醒腦、寧眩聰耳之功效, 不僅可作為日常養生保健之法, 而且對於中老年人常見的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療效。

摩耳輪:雙手握空拳, 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 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 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疾病。

摩全耳: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 向後按摩腹面(即耳正面), 再向前反復按摩背面, 反復按摩5~6次。

此法可疏通經絡, 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