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發現"早搏"莫緊張,正確對待很重要

一、何謂“早搏”

正常人的心臟跳動是由心臟“司令部”——竇房結自動起搏, 各次心跳間隔時間基本相等, 快慢一致, 很有規律。 如果出現突然提前的心跳, 在醫學上稱為早搏。 早搏是因為心臟內某一部分的興奮性過高而引起, 若心房內有一處興奮性過高而產生的早搏, 便稱為房性早搏;若在心室內有較高的興奮點, 則出現室性早搏, 我們可以通過心電圖檢查將其分辨出來。

二、早搏會有什麼感覺?

發生早搏時, 由於心臟意外的收縮, 可以感到明顯的心臟跳動, 再由於早搏後有一段停頓間隙, 故又可有心跳停頓的感覺。

各人感覺不一致, 有人會覺得心臟“蕩”了一下, 也有人感覺心臟快要從喉嚨裡跳出來, 同時會有明顯心慌不適。 但有部分人甚至發生頻繁的早搏, 也毫無感覺和症狀, 僅在醫生聽診或心電圖檢查時才被發現。

三、什麼樣的人會有早搏?

早搏在正常人中十分常見, 如果對正常人作24小時的連續心電圖觀察, 可能記錄到早搏的人會達到70~80%, 早搏雖是心臟的不規則的跳動, 但早搏並非都由疾病造成。

早搏可分為偶發和頻發, 對於偶發的室早來說, 大多數是由於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失眠、過勞、飽餐、煙酒過量或喝濃茶、咖啡等原因引起, 一般避免這些因素後, 早搏可緩解。

對於頻發的早搏來說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有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器質性心臟病,

如冠心病、風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甲亢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相當一部分頻發早搏的患者檢查並沒有發現器質性心臟病。

四、早搏的危害

單純偶發早搏一般在去除誘因之後即可消失, 對身體沒有太大危害。 頻發的早搏除了會使患者感覺到明顯的不適, 影響生活品質之外, 長期的心臟收縮節律異常會導致心臟的結構發生改變, 導致心功能下降。 而合併器質性心臟病變基礎的早搏, 常常會出現房顫、室性心動過速等更加紊亂的心律失常, 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

五、發現頻發“早搏”後該怎麼辦

1.當發現早搏時, 首先不要緊張, 早搏是可以治療乃至治癒的疾病, 絕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預後都是良好的。

可至醫院心內科就診, 專科醫生會進一步檢查早搏的原因, 評價早搏的嚴重程度。

2.對於頻發早搏來說, 如果24小時內的早搏不超過五千次(約為總心搏的5%), 而且症狀不明顯的話, 可以選擇密切觀察, 積極消除疲勞、緊張、不適宜飲食等誘因;如果患者對於早搏的自覺症狀明顯,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藥物如美托洛爾等, 但需知這些藥物往往只是為了改善症狀, 而不是根治早搏。

3.對於24小時內超過五千次(約為總心搏的5%), 甚至出現上萬次以上的早搏, 不論患者自身是否有症狀, 其潛在的危害都不容忽視, 需要及時治療。 對於部分早搏數在五千左右的患者, 可進行藥物治療, 現有的胺碘酮、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藥物能在短期內減少其早搏數量,

緩解症狀;但這些藥物長期使用都會出現不良反應, 針對早搏目前還沒有一個完全安全有效的長期藥物治療方案。

對於早搏數在八千甚至一萬以上的患者, 建議進行射頻消融術。 同時經過心律失常專科醫生的評估後, 大部分頻發的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是可以選擇微創的射頻消融術來治療的;由於絕大部分的早搏是單源性的, 也就是說只是心臟的一小塊地方出了問題, 這類患者接受射頻消融的效果都非常好。

4.對於頻發的、合併有其他類型心律失常或者還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早搏患者, 由於他們的病情比較複雜, 治療方案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 這裡就不詳細說了。

六、如何預防“早搏”

1.注意休息:晚上宜早睡, 不要熬夜, 不規律的生活可造成中樞神經功能紊亂, 使心肌興奮增高而誘發早搏。

2.穩定情緒:絕大部分的早搏本身並非嚴重疾病, 所以病員應消除思想顧慮, 保持情緒穩定, 應經常保持心情開朗, 避免過度興奮或憂傷, 情緒波動容易誘發早搏的發生。

3.飲食得當:不吸煙, 不飲酒, 飲食不過飽, 少吃刺激性食物如酸、辣等調味品, 少喝濃茶或咖啡。

4.規範治療:到正規的心內科和心律失常門診就診, 不要擅自服用和調整抗心律失常藥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