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教學視頻 太極拳常見的實戰技巧

太極拳的技巧是非常多的, 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 練習太極拳才能更加有效, 對健康才是更有幫助的, 並且練習起來也很輕鬆。 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教學視頻來看看吧!

太極拳常見的實戰技巧

一、知形

就是在實戰的過程中, 要對人體形體變化有充分的認識, 這樣就能指導對對方形體變化的把握, 有利於戰勝對手。

如果對方力大速度快, 我方自然不能以慢動作式的太極套路應對, 只能隨人之進退快慢而相隨。

在這一過程中, 最佳時機在於把握對方最初的動作雛形, 即“一動”。 因為這時對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

最易處理。

在實戰的過程中一定要善於觀察, 才能快速有效地化解對方的力量, 太極拳講求的是後發制人, 並不是力量的較量。

如果一動之機失了, 可以繼續破壞對方的發力距離, 使之不能將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 這樣自然無損亦。

如果這一機又失去, 則要用自己的身體承力、化力, 使之在自己身上形成不能力點, 沒了力點, 對方的進攻同樣無效。

這個過程, 實質上就是從對方發力距離之外到對方發力距離之內的過程, 是一個知拍功夫。 這個過程, 是大多數練太極者長期難以做到的難解之謎。

二、懂勁

這裡談的懂勁, 其實在上面用身體處理對方的力點時已經開始發生作用了。

在此基礎上,

要做的是, 在與對方相接觸的一瞬間, 必須通過聽勁功夫, 知道並把握住對方的身體重心及其移動趨勢。

只有這樣, 才能為發人於丈外。 太極拳集合了多種功能, 無論男女老沙, 通過練習太極拳都能從中獲取到各自的需求, 堅持練習能延年益壽。

三、要做到化發結合, 同化同發

許多人在實戰中常常感到我破對方的招後再去打對方時, 對方卻又變了, 所以只能化了再化, 永無發人之機。 其實, 這中間的秘訣在於沒有把握住化發結合。

太極中, 從來都是陰陽共存, 而沒有先陰後陽或先陽後陰之說。 要做到化發結合, 其訣在於“遇力成樁”。

而樁必須是活樁, 一虛一實, 實腿承力, 虛腿調整重心並及時根據對方重心之運動而進樁摧力。

也就是說, 在承、化對方發來之力的同時, 樁就要動起來, 或進樁掤擠采肘、或退步施以捋、按之勁, 或繞步而走, 施之以擺、掃、挒、扭等勁。 總之, 必須化發同時, 以樁摧力。

理解、體悟、展現動作內涵

動作內涵包括動作要領、技擊含義、文化基因等三個方面。

動作的學習應該在理性和概念上清晰理解技術的基本要求, 完成動作的途徑, 清楚正確動作和錯誤動作的區別, 理解動作要領。

太極拳和其它武術一樣, 每個動作都含有攻防的意義, 雖然現代人學太極拳不是為了技擊, 但是, 技擊作為太極拳的主要內容, 要打出拳味來, 須理解攻防的含義。

太極拳動作的文化基因, 是太極拳同其它體育項目的主要區別, 太極拳生動形象的名稱、動作,

栩栩如生動作造形、圓的運動規律都蘊育著豐富的文化含量。 理解動作的文化基因, 會加深對動作內涵的理解, 形成理想的動作意識。

體育動作的內涵, 就是通過動作的學習過程和練習過程, 把意識, 也就是對動作感性認識和對動作內涵的理解, 貫注到套路動作中去, 反復揣摩, 一點點地去領悟、去體現。

展現動作內涵, 就是將動作動作的體悟, 通過肢體運動表現出來, 使這一過程的體會形成積累, 最終形成內外合一的動作定型。 逐步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 意氣勁形協調一致。

練太極拳一定要做到周身一致, 在練習中感受太極拳的靈活變化, 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有助於身心健康。

這時演練出的太極拳,

就能體現出以內為核心的完整感, 由“形似”與“神似”構成套路演練技術的統一整體。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