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麻痹性癡呆

病因

本病是由梅毒螺旋體侵犯大腦實質而引起的, 導致大腦萎縮, 額葉的病理改變最突出, 主要表現為腦萎縮, 神經細胞變性, 脫失皮質結構紊亂, 這可能也是導致癡呆出現精神症狀的原因。

臨床表現

根據本病的病理變化同時具有炎性和退行性改變的特徵、病變損害的範圍以及進行性病程, 其臨床表現是複雜而多樣的。

1.起病隱匿

緩慢發展, 病前5~20年內有冶游史。

2.精神症狀

(1)早期

以神經衰弱綜合征最多見, 其次為性格改變, 思維遲鈍, 智慧障礙, 情緒抑鬱及低級意向增加;

(2)進展期

以日趨嚴重的智慧及人格障礙為主,

常表現為知覺、注意、記憶、計算、思維等智慧活動的衰退, 性格改變、不守信用、不負責任, 行為輕浮、放蕩不羈, 自私、吝嗇、揮霍、偷竊或違反社會道德, 幻覺妄想狀態, 情緒易激惹或強制性哭笑。

(3)晚期

癡呆日重, 情感淡漠、意向倒錯、本能活動亢進。

3. 軀體症狀

包括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征, 多發生於中、晚期, 病理變化不僅侵犯大腦實質和腦膜, 而且還包括腦神經及脊髓等。 常見神經體征有阿-羅瞳孔, 視神經萎縮, 吐字不清或單調脫節, 書寫障礙, 瞼、唇、舌、指震顫, 感覺性共濟失調與錐體束征;癲癇樣發作, 大小便失禁或尿瀦留和便秘等。

4.血與腦脊液

康華氏反應強陽性, 腦脊液蛋白與白細胞計數增多, 膠金試驗呈麻痹型曲線。

腦電圖示彌漫性高幅慢波。

檢查

血清和腦脊液瓦氏反應和康氏試驗陽性;血清和腦脊液梅毒螺旋體分離陽性;腦脊液壓力多在正常範圍細胞數一般有所增加, 蛋白定性一般多為陽性, 膠樣金試驗常呈特殊曲線;腦電圖呈進行性慢波增加, 失去正常α節律, 呈廣泛異常表現。 腦CT可見腦萎縮、腦室擴大, 側腦室前角擴大尤為明顯。 近來有文獻報導質譜核磁顯象中GPI有特徵性表現, 因神經元變性及膠質細胞增多, 在質譜核磁中表現為NAA降低, Cho增高。

鑒別診斷

1.神經衰弱

在早期階段, 麻痹性癡呆常出現神經衰弱綜合征, 與神經衰弱非常相似。 但二者之間卻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神經衰弱無智慧改變。 麻痹性癡呆除了神經衰弱症狀外,

軀體可見異常如瞳孔的變化, 血液及腦脊液瓦氏反應和康氏試驗陽性。

2.老年癡呆

本病雖有個性變化和智慧缺損, 其表現形式卻不同且血液和腦脊液無特殊改變。 病史也可資鑒別。

治療

青黴素是治療GPI最有效的藥物。 在治療過程中有時會出現Jarish-Herxheimer反應, 且在GPI患者中發病率尤高。 表現為在第一次注射青黴素後數小時到二十四小時內出現流感樣症狀, 體溫上升, 全身不適, 梅毒損害加重,內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梅毒症狀惡化, 可危及生命。 故必要時治療前口服強的松。 合併愛滋病要用大劑量青黴素。

預後

GPI一旦確立, 就會迅速發展, 在智慧和社會活動方面都陷於病廢無能狀態, 晚期體力亦無能為力, 故有稱精神錯亂全身性輕癱。

如不治療, 一般不出三年都會死亡。 因梅毒所致的癡呆是可治的癡呆, 故早期診斷意義較大。 加強本病的預防常識和宣傳教育以及積極治療梅毒病人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麻痹性癡呆患者的注意事項

此類病人多有陰血不足, 可給予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 如桂圓大棗湯、瘦肉、雞蛋、魚等。 而對那些形體肥胖者, 則宜給予清淡飲食, 多食新鮮蔬菜、水果, 如芹菜、豆芽、黃瓜、香蕉、桔子等。 要常吃富含膽鹼、維生素B12的食物因為乙醯膽鹼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而乙醯膽鹼都是由膽鹼合成的。 因此, 應多吃一些富含膽鹼的食物, 如豆製品、蛋類、花生、核桃、魚類、肉類、燕麥、小米等。 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海帶、紅腐乳、臭豆腐、大白菜和蘿蔔等。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麻痹性癡呆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 對於麻痹性癡呆這類型的疾病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應沒及時治療而導致嚴重的後果, 以上介紹的有關麻痹性癡呆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