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錯誤的生活方式卻讓我們離“死亡之神”越來越近。 那麼, 有什麼方法可以擺脫死亡之神的召喚, 活得更久呢?下面, 小編教大家七個健康生活小習慣, 讓你在細節中把握長壽秘訣, 健康一生!
一、少肉多豆
我們身邊有不少“肉食動物”, 漢堡、烤肉、烤鴨、紅燒肉, 頓頓無肉不歡。 按“膳食平衡寶塔”的建議, 一個人每天最好只攝入瘦肉75克, 即一副撲克牌大小的一塊。
(1)體力勞動者、男性可以多吃紅肉。
(2)腦力勞動者、女性及身體機能退化的老人, 應多吃白肉。
(3)患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等的人, 更應少吃肉, 多吃豆製品。
二、少鹽多醋
鹽不僅會偷走你身體裡的鈣, 還會帶走正常的血壓。 自家做飯時, 除了少放鹽, 也要儘量控制醬油、番茄醬、辣椒醬、咖喱等調味品的攝入量。 更要小心看不見的鹽, 比如餐館中紅燒菜、燉菜等菜品, 薯片、罐頭及速食方便食品中都含較多的鹽。 醋則稱得上是廚房裡的保健調味品了, 炒菜時不妨放一點, 用米醋醃泡菜可以降血脂, 用陳醋配著麵食吃能助消化, 做魚和骨頭湯的時候放點醋, 還有助於其中鈣質的吸收。
三、少藥多練
不管平時多大方, 吃藥時最該“摳門點”, 遇到傷風感冒這樣的小病,
四、少車多步
一項研究顯示, 有車一族越來越多, 大約25%的人已經丟掉了走路的習慣。 研究發現, 整天開車到處走的人比喜歡走路的人, 生病的時間長2倍。 現代人以工作忙為藉口逃避運動, 其實, 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 免疫系統的工作效率更高。
五、少慮多笑
太看重位子, 總想著票子, 倒騰著房子, 放不下架子,
六、少欲多施
平時不妨多給予別人幫助, 如借給陌生人紙、筆, 給街頭乞討者食物或錢, 參與募捐活動等等。 小小的善行能讓你感到自己生存的社會價值, 給你帶來情感滿足,
七、少言多行
健康計畫不能只是口上說說, 動輒以“沒時間”、“堅持不下去”等當作藉口。 與其整日抱怨體重降不下來、啤酒肚漸漸隆起, 不如利用這些時間行動起來吧!不然的話, 你永遠只能看著別人的好身材、好氣色乾瞪眼。 從今天起, 每天努力改掉一個壞習慣, 就當給自己儲存一份健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