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是一種頑固的疾病, 治療時需要相當的時間和科學的方案。 然而一些患者卻非常急功近利, 到處尋訪所謂的通“名醫名藥”。 治療的效果卻往往不甚理想, 有的病人不僅病情沒有好轉, 甚至還變得更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 一些患者便氣餒了, 停掉所有的藥物, 也不再進行治療。 令人驚異的是, 其中有少部分人居然“不治而愈”。 於是乎, 他們逢人便講自己的離奇經歷, 要求別的病友也停止治療, 等待疾病自愈。 那從醫學角度來看, 這種做法科學嗎?
破除乙肝“不治而愈”神話
部分慢性乙肝患者不經治療或在停藥後可能好轉(實際上是緩解),
1、慢性乙肝的病程較長, 病人有治病心切的心理, 常常是“恨病服藥”, 急於求痊癒, 便到處尋訪所謂的“特效藥”。 各種中藥、西藥用了很多種, 還有一些患者盲目相信一些保健品, 不合時宜地大量服用。 因此, 在乙肝患者中, 使用的中西藥物之多、用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 有些複方藥物成分複雜, 它們又大都在肝臟代謝, 長期應用難免對肝臟產生毒性, 使轉氨酶升高, 引起藥物性肝病。 這時病人痛下決心, 停掉這些藥物。 藥物性肝病就可能減輕或緩解, 病情好轉就不足為怪了。
2、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其感染過程可分為四期, 一是免疫耐受期。
3、在乙肝病毒感染的第二期即免疫清除期內, 雖然病毒複製並有明顯的肝損傷, 但在此期內仍可發生自然緩解。 也就是說, 慢性乙肝病人的病情並不是總要呈現出不斷惡化的態勢, 不用藥物干預也可能出現減輕, 表現為“好好壞壞”經過, 這是非常多見的情況。
規範治療是康復唯一途徑
乙肝病人的肝損傷必須有2個條件, 一是乙肝病毒的複製活躍, 二是人體免疫功能的參與, 缺一不可。 只有乙肝病毒的複製, 病毒再多再活潑, 但病毒對肝臟細胞並不產生毒性作用, 也不會構成乙肝的肝損傷,
綜上所述, 儘管存在不經治療或停藥後乙肝可能減輕的事實, 但絕對不可成為“乙肝可以不治療”的理由。 實際上, 好轉也罷, 緩解也罷, 都是暫時的或偶然發生的, 不是必然的規律。 只要有乙肝病毒的複製, 只要有體內的免疫功能存在, 病情就有隨時發作的可能, 甚至有惡化的可能。 因此, 唯有積極長期中西醫綜合治療才是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