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脾腎陽虛型小兒水腫

證候表現:全身浮腫, 按之如泥, 深陷難起, 尿少或夜尿頻多, 面色蒼白或晦暗, 身倦, 畏寒, 四肢不溫, 大便稀溏或五更腹瀉, 舌淡胖, 苔白, 脈沉遲無力。

病因病機:脾陽不運, 水液無制, 腎陽不化則水濕氾濫而見周身浮腫, 按之如泥, 深陷難起。 脾腎陽虛, 故四肢欠溫, 大便稀溏, 甚則五更泄瀉。 氣血生化無源, 故面色蒼白, 舌淡胖, 苔白, 脈沉遲無力。

治則治法:益腎健脾, 溫陽化水。

處方:真武東加減。

出處:《中醫兒科學》·第一章常見病證(篇)·第十七節小兒水腫(章)

原文:脾腎陽虛症狀全身浮腫, 按之如泥, 深陷難起, 尿少或夜尿頻多,

面色蒼白或晦暗, 身倦, 畏寒, 四肢不溫, 大便稀溏或五更腹瀉, 舌淡胖, 苔白, 脈沉遲無力。 證候分析脾陽不運, 水液無制, 腎陽不化則水濕氾濫而見周身浮腫, 按之如泥, 深陷難起。 脾腎陽虛, 故四肢欠溫, 大便稀溏, 甚則五更泄瀉。 氣血生化無源, 故面色蒼白, 舌淡胖, 苔白, 脈沉遲無力。 治法益腎健脾, 溫陽化水。 方藥真武東加減。 本方溫壯腎陽, 健脾行水。 陽虛寒甚者, 加巴戟天、胡蘆巴、肉桂溫陽補腎, 尿少不利者, 加椒目利水消腫;腹瀉加炮薑、補骨脂溫補脾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