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癲癇可不可以打預防針

小兒癲癇俗稱“羊兒風”, 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因複雜的、反復發作的神經系統綜合症。 由陣發的暫時性腦功能紊亂所致。 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肌肉抽搐和意識障礙。 主要因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全, 大腦皮層受到高熱或劇烈的精神刺激, 產生過度興奮所致。

小兒癲癇發作的症狀各有不同, 有的出現全面強直痙攣、失神, 有的是口咽自動症, 比如吧嗒嘴、流口水, 有的打人、遊走, 甚至自殘和傷人等等, 所以當孩子發病時, 親屬及周邊的人應及時做好防護, 防止患者咬傷舌頭,

防止分泌物及嘔吐物流入氣管引起嗆咳窒息。 治癒的病人不可盲目樂觀, 要警惕以後還有小兒癲癇發作的可能。 要讓孩子儘量少看電視, 少使用電腦、手機, 不下棋等。

小兒癲癇易發於4-5歲以上的小兒, 是常見的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病證, 患病的小兒會突然僕倒, 昏不知人, 口吐涎沫, 兩目上視, 四肢抽搐, 發過即蘇, 醒後一如常人。 這種疾病病程纏綿, 極少數患兒癲癇發作後.昏睡未醒, 又繼以另一次發作, 如此持續超過30分鐘者, 即為“癲癇持續狀態”, 若搶救不及時, 則預後不良, 甚至導致死亡。

癲癇一病, 多屬本虛標實、上盛下虛的證候。 癲癇在發作期雖有本虛的見症, 但多以風陽、痰熱、氣逆、絡阻的"標實"症狀較為突出。 風痰濁邪蒙蔽腦竅,

壅塞清陽, 元神失控致上盛的症狀比較明顯。 按中醫急則治其標的原則, 應先以祛邪為主, 可用開竅醒神、平熄肝風、清化痰熱、活血通絡、通腑泄熱轉氣等治法。 此時邪氣亢盛、證候偏實而病程短暫, 所以治無緩法, 應迅速地祛除病邪為好, 可針藥並用, 中西醫並舉。 至休止期以後, 證候多由實轉虛, 是本虛標實而側重在"本虛",上盛下虛而側重於"下虛", 其虛多見氣虛與陰虛, 但以脾腎兩髒證候為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