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內功 秘傳陳氏太極拳內功及內功心法

我們從武俠劇中可以瞭解到武術是有內功的, 太極拳雖然被現代人當做養生拳, 但是其本質是武術。 太極拳的特點是內功的轉換技巧, 太極內功也是很多人練習的追求, 下面我們先學習一下太極拳教程吧!

秘傳陳氏太極拳內功

太極內功是如何實現的呢?其是靠丹田運轉完成的, 從武術和勞動角度來說, 它使人體產生巨大的爆發力。

古往今來,人類在不斷探索健康長壽的方法。 那麼養生大道最首要的問題是什麼是“煉精”。 沒有“煉精”的功夫,也就談不上“化氣”、“化神”和“還精補腦”。

當然煉精也離不開真氣的帶動。

煉精、化氣是相輔相成的。 但煉精畢竟是養生的築基功。 梁代醫學家陶弘景雲:“養生之道,以精為寶。 ”

練習太極拳一定要練好氣沉丹田, 丹田勁在技擊和推手中有巨大的爆發力, 使自己處於制勝一方。

《性命圭旨》把煉精列為“首關”, 有雲:“初關煉精,為動靜兼用之功。 ”一些煉功的人往往只講練氣、養氣、運氣等等,而很少談及煉精之法。

何謂精這裡講的精是指人體的內分泌腺特別是性腺的分泌物,即激素(荷爾蒙)。 這種激素進入腺體周圍的毛細血管,隨血液迴圈到身體各處,以調節身體的生長、發育、物質代謝和組織器官的活動。

按“煉精化氣”的原理,它可轉化為真氣,順經絡迴圈到身體各處,充盈周身,維持和增強人的生命力。

這種激素過多或缺乏,都會引起各種疾病。 產生這種生命要素的主要部位在丹田,即小腹。

如何感覺到氣沉丹田呢?當腹部有暖意、有氣流在體內流動的時候, 證明已經做練到了氣沉丹田。

丹田向來是為養生家所重視。 道家養生家認為丹田是練功的“根”,為“安爐立鼎”煉金丹的地方。 《黃庭經》的“黃庭”二字即指此處,認為此處是“積精累氣”之所。

《胎息經》所言胎息的部位也指此處,認為此處為人體生命之源(人體力學家認為此處是人體重心、中心所在)。 前人講:“抓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

太極拳家則把丹田稱為“太極點”,系太極拳運動的軸心,故又稱“太極核”。 由此可知,太極拳的創編人陳王庭遺詞所雲:“一卷《黃庭》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

當時造拳也是參照《黃庭經》,抓住了這個煉功的關鍵部位,而提出了“氣沉丹田和丹田內轉相結合”,作為太極拳的內功功法,從而使太極拳成為一套內功、外功兼練的拳種。

陳氏太極拳的內功心法

一、練習任何一個拳式動作, 都要將身體分陰陽, 分虛實, 有開合, 即有放大縮小。 身體左邊縮小, 則右邊放大;右邊縮小, 則左邊放大;上身縮小, 則下身放大;下身縮小, 則上身放大;前面縮小, 則後面放大;後面縮小, 則前面放大。

二、任何手上動作開始前, 應先放鬆兩肋, 後松肩、肘、腕。

三、“松沉”, 並不是整個身子低下去, 只是命門以下地方松沉下去, 命門以上地方還是向上升。

四、在拳式練習中, 重點不在拳架定式。 式與式之間的過度動作的才是至重要。

五、當身體某處地方無法鬆開時, 便不要再想該處地方, 轉為鬆開緊張處地方之上或之下的地方。

六、練拳時, 要經常保持三空, 即手心空、胸空、腳心空。

七、氣斂入骨乃是用意將雙肩和背收向脊骨, 並下沉至尾閭。

八、拳式練習時, 身體要有起伏(或升降)。 起伏是由於兩跨鬆開, 身體受地心吸力影響慢慢向下沉。 當下沉到底時, 身體會自動反彈向上升。 此原則由始至終貫切到整套拳式。

九、我們經常說松沉。 怎樣才是沉?沉不是直往下跌, 應像一樣紙在空氣中平放地往下飄蕩。 左邊沉, 右邊升。 然後, 右邊沉, 左邊升。 這樣一飄一蕩掉到地上。

十、練氣勢要意想頭、背、胸、臀四張皮。 任何時候只可以擴張其中一張皮。

十一、做任何拳式動作都要有對待。 例如手向上動, 則身向下沉(臀一張皮)。 手向前伸, 則身向後(背皮)。 手走左, 則身走右;手走右, 則身走左。 手與身好像互相對拉, 或是好像一個球向四方八面膨脹。

十二、任何一個拳式動作完成後, 身法上須做到虛領頂勁, 含胸拔背, 松胯擴膝, 手上勞宮穴透開, 意氣到達手指。

十三、必須在一式的動作完成到位後, 才可開始下一式的動作, 不可搶先。

十四、任何一式動作都是由身體的中線開始, 在中線結束。

十五、如果手掌、手指能放鬆, 手腕不僵、不丟、不折;則整個手掌和手指自然有脹滿感覺, 手指亦會自然張開。 絕不可用拙力將手指併攏或撐開。 手指尖要虛領頂勁, 指根氣沉丹田。

十六、兩手如一手。 背部好像有一條似有似無的虛線連著左右兩手。當一手下沉,另一手就受牽引上升。一手向內收,另一手就受牽引向外展。

十七、當手一動,則應在意念上,該只手向四方八面張開。

十八、手向前推出時,肩胛骨的位置要放鬆。手回收時,肩井穴(鎖骨)對下的位置要放鬆。

十九、手向前伸,不能出圈。所謂圈者,是在身前形成的一個看不見,但自已能感覺到的一個圓圈。如手出圈,只要對方黏著,稍作牽引,人便失重心,身體往前傾倒。

如何練習太極拳

學習太極拳神要凝

太極拳是內家拳,以練內功為本。人身三寶精、氣、神是內功的基礎,又是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條件。

中醫治病是用望、聞、問、切四診法來診斷病情的,其中望診首先就是“望神”。神,指“精神”“神氣”,是人體生命活動重要的外在表現,也包含有“神明”、“神志”等思維意識活動。

望神,即通過察神之好壞,瞭解病人精氣的盛衰,分析病情的輕重,推測預後的吉凶。《素問•移精變氣論》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由於目為五臟六腑精氣之所注,內通於腦,為肝之竅,心 之使,因而有“神藏於心,外候於目”的說法,所以診察眼神的變化是望神的重點。

神在人體健康中如此重要,故在練習太極拳時首先要凝神,專心致志,思想集中,眼隨手走,神不散而養神。凝神還在於行拳用意不用力,以意領氣。

練拳練功意識在先,以鍛煉大腦指揮身體整個系統的能力。太極拳要求練養結合,以養為主,也包括練神養神,會練會養能成功。所以說練習太極拳是“外練手眼身法步,內練心神意念足”。

學習太極拳氣要順

中醫學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中醫對氣的描述有“夫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

另外中醫藏象學中稱臟腑之氣為心氣、肺氣、脾氣、腎氣、胃氣等,專門指代各臟腑的功能活動。

人體內的氣能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動血的生成運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等。明白了氣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及功能,對我們理解練氣健身是有幫助的。

因此,我們練拳從起式的開合呼吸,到收式的收氣歸丹,整個過程都要放鬆練,用意而不用拙力;並注意整體動作的上下相隨,內外合一,節節貫串而氣遍周身,將全身的氣混合運轉,不斷壯大,並與天地之氣融為一體。

這一過程也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過程。

學習太極拳身要穩

簡單地說,太極拳就是混合的圓形運動。在做不同方向角度的圓弧運動時,身體的穩健是保證心靜、體松、神凝、氣順的基礎條件。

王宗岳宗師在《十三勢行功歌訣》中,對形體的要求是“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頭頂懸”。

具體說來,就是在運動中虛實轉換要穩;要圓襠開胯,使下肢形成一個拱形,既能承受身體的重量,又保證在運動中拳架的穩定工整;松腰松胯是保證在運動中既穩如泰山,又靈活自如。

松肩垂肘既能使力達於手指,而又保證上肢不漂浮;虛領頂勁使人的椎體鬆開,既保證人體正直,又能使頭部靈活運動等等。以上諸條都是我們在練習太極拳時要遵守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學習太極拳境要佳

這裡的境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是自然環境,一個是社會環境。自然環境要佳,就是要在舒適的環境中進行練習,不在天氣惡劣的時候進行練習。同樣,對於社會環境,同樣需要在舒適的環境中練習。

事實上,上面雖然提出了六個要領,但是其本質上都是在追求自然與和諧。在我們的練習過程中,同樣要保持這樣的原則與追求,認真的學習太極拳的拳理,掌握太極拳的要領,從而真正的學好太極拳。

結語:綜上所述,太極內功非常的深奧,想要提高太極境界,還需不斷的努力,在練習中尋找突破的方法,滲透太極的每個動作姿勢。當今人們練習太極拳有很多好處,可以強身健體,還能緩解精神壓力。

背部好像有一條似有似無的虛線連著左右兩手。當一手下沉,另一手就受牽引上升。一手向內收,另一手就受牽引向外展。

十七、當手一動,則應在意念上,該只手向四方八面張開。

十八、手向前推出時,肩胛骨的位置要放鬆。手回收時,肩井穴(鎖骨)對下的位置要放鬆。

十九、手向前伸,不能出圈。所謂圈者,是在身前形成的一個看不見,但自已能感覺到的一個圓圈。如手出圈,只要對方黏著,稍作牽引,人便失重心,身體往前傾倒。

如何練習太極拳

學習太極拳神要凝

太極拳是內家拳,以練內功為本。人身三寶精、氣、神是內功的基礎,又是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條件。

中醫治病是用望、聞、問、切四診法來診斷病情的,其中望診首先就是“望神”。神,指“精神”“神氣”,是人體生命活動重要的外在表現,也包含有“神明”、“神志”等思維意識活動。

望神,即通過察神之好壞,瞭解病人精氣的盛衰,分析病情的輕重,推測預後的吉凶。《素問•移精變氣論》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由於目為五臟六腑精氣之所注,內通於腦,為肝之竅,心 之使,因而有“神藏於心,外候於目”的說法,所以診察眼神的變化是望神的重點。

神在人體健康中如此重要,故在練習太極拳時首先要凝神,專心致志,思想集中,眼隨手走,神不散而養神。凝神還在於行拳用意不用力,以意領氣。

練拳練功意識在先,以鍛煉大腦指揮身體整個系統的能力。太極拳要求練養結合,以養為主,也包括練神養神,會練會養能成功。所以說練習太極拳是“外練手眼身法步,內練心神意念足”。

學習太極拳氣要順

中醫學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中醫對氣的描述有“夫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

另外中醫藏象學中稱臟腑之氣為心氣、肺氣、脾氣、腎氣、胃氣等,專門指代各臟腑的功能活動。

人體內的氣能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動血的生成運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等。明白了氣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及功能,對我們理解練氣健身是有幫助的。

因此,我們練拳從起式的開合呼吸,到收式的收氣歸丹,整個過程都要放鬆練,用意而不用拙力;並注意整體動作的上下相隨,內外合一,節節貫串而氣遍周身,將全身的氣混合運轉,不斷壯大,並與天地之氣融為一體。

這一過程也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過程。

學習太極拳身要穩

簡單地說,太極拳就是混合的圓形運動。在做不同方向角度的圓弧運動時,身體的穩健是保證心靜、體松、神凝、氣順的基礎條件。

王宗岳宗師在《十三勢行功歌訣》中,對形體的要求是“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頭頂懸”。

具體說來,就是在運動中虛實轉換要穩;要圓襠開胯,使下肢形成一個拱形,既能承受身體的重量,又保證在運動中拳架的穩定工整;松腰松胯是保證在運動中既穩如泰山,又靈活自如。

松肩垂肘既能使力達於手指,而又保證上肢不漂浮;虛領頂勁使人的椎體鬆開,既保證人體正直,又能使頭部靈活運動等等。以上諸條都是我們在練習太極拳時要遵守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學習太極拳境要佳

這裡的境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是自然環境,一個是社會環境。自然環境要佳,就是要在舒適的環境中進行練習,不在天氣惡劣的時候進行練習。同樣,對於社會環境,同樣需要在舒適的環境中練習。

事實上,上面雖然提出了六個要領,但是其本質上都是在追求自然與和諧。在我們的練習過程中,同樣要保持這樣的原則與追求,認真的學習太極拳的拳理,掌握太極拳的要領,從而真正的學好太極拳。

結語:綜上所述,太極內功非常的深奧,想要提高太極境界,還需不斷的努力,在練習中尋找突破的方法,滲透太極的每個動作姿勢。當今人們練習太極拳有很多好處,可以強身健體,還能緩解精神壓力。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