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皮肌炎疾病發病時癢嗎

皮肌炎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 這種疾病有很多症狀, 這種疾病使患者奇癢難忍, 給患者帶來很多痛苦, 為此, 一旦患上這種疾病, 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 瞭解症狀是治療的前提, 那麼, 皮肌炎的常見症狀有哪些呢?

皮肌炎疾病的症狀

肌肉表現:通常累及橫紋肌, 有時平滑肌和心肌亦可受累。 任何部位肌肉皆可侵犯, 但往往四肢肌肉首遭累及, 肝體近端肌肉又比遠側的更易受損。 肩胛帶和骨盆帶肌肉通常最早波及, 上臂和股部肌群次之, 其他部位肌群更次之。 病變常呈對稱性, 在少數病例中損害可局限在一個肢體肌肉群,

或一單獨肌肉或許多肌肉連續發作, 此起彼伏, 通常患者感乏力, 隨後有肌肉疼痛、按痛和運動痛, 進而由於肌力下降, 呈現各種運動機能障礙和特殊姿態。

皮膚表現:本病的皮膚損害多種多樣, 有的為首發症狀, 有的具有一定特異性, 對診斷有幫助, 有的出現提示伴發內臟惡性腫瘤, 有的與預後有關。 皮損病變與肌肉累及程度常不平行, 有時皮損可以較為廣泛而僅有輕度肌炎, 相反亦有存在嚴重肌肉病變而僅有輕度皮損, 有時皮損反映了肌肉病變的程度。 通常在面部特別一上眼瞼發出紫紅色斑, 逐漸彌漫地向前額、顴頰、耳前、頸和上胸部V字區等擴展, 頭皮和耳後部亦可累及。

引發這種疾病的病因

1.血管病變學說:血管病變特別在兒童型DM曾被描述。 任何彌漫性血管病變可以產生橫紋肌的缺血, 從而引起單個纖維的壞死和肌肉的梗死區。 在 DM/PM特別兒童患者中有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損傷和血栓的證據, 且有免疫複合物沉積在肌肉內血管中, 以及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 毛細血管減少特別在肌束周區.這是皮肌炎的原因之一。

2.免疫學研究:有學者認為這些抗體的沉積是肌肉損傷的後果而非其原因。 亦有學者發現患者周圍血淋巴細胞在加入橫紋肌抗原後其轉化率以及巨噬細胞移動抑制試驗對照組為高, 且與其活動度呈正相關。 經用糖皮質激素減低。 患者周圍血淋巴細胞在體外組織培養對肌母細胞有細胞毒作用。

其損傷作用可能是釋放淋巴毒素或直接粘附和侵入肌纖維。

3.感覺學說:近年來有學者將患者的肌肉和皮損作電鏡觀察, 發現肌細胞核內, 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周圍的組織細胞和成纖維細胞漿和核膜內有類似粘病毒或副粘病毒的顆粒, 然而在動物實驗中至今未能在注射患者的肌肉、血漿而導致肌肉炎症, 從患者血液中不能測出抗病毒的抗體。

皮肌炎的飲食

1.益元清熱祛濕湯

取黃芪、金銀花各100克, 地丁、黃柏各50克, 玄參25克, 當歸、丹皮、馬勃、板藍根、紫草、鹿角霜各20克, 甘草、柴胡各15克。 每日1劑, 水煎服。

本方適用于皮肌炎, 濕熱阻絡之症。

2.養陰通絡湯

用雞血藤30克, 黃芪、絡石藤各20克, 黨參、生地、北沙參各15克, 丹皮、紫草各12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本方適用于皮肌炎, 陰虛血熱症。

3.加味益氣涼血湯

取地骨皮30克, 龜板、鱉甲各15克, 生地、黃芪、山藥、黨參各12克, 紫草、南沙參、北沙參、麥冬、白術各9克, 丹皮6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每日服3次。

本方益氣, 養陰, 涼血, 適用于皮肌炎。

我們對皮肌炎疾病的症狀的瞭解, 有利於我們及時的發現這種疾病。 現實生活中, 出現皮損後, 要注意護理措施, 避免患處出現感染的現象, 也要注意皮膚的保健, 避免皮肌炎給皮膚造成嚴重的損傷, 造成更加嚴重的危害。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