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早餐經常會被人忽略。 其實, 吃早餐的好處有很多。 但如何安排營養早餐也是一門藝術, 下面39保健編輯為大家介紹安排營養早餐的四大原則。
在《每天10分鐘, 美味早餐上桌》一書中寫道, 不吃早餐會降低學習、工作的效率。 長此以往的話, 由於胃酸及胃內消化酶、膽汁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聚積, 還會導致胃潰瘍、膽結石、心血管等疾病。 儘管我們都知道不吃早餐的壞處, 但還是常常因為忙, 因為趕時間, 因為覺得麻煩而耽誤了早餐。 下面, 遵循4個原則, 學會好好吃早餐。
原則一:就餐時間
一般來說起床後20-30分鐘再吃早餐最為適合,
原則二:營養搭配
基本要求是:主副相輔, 幹稀平衡, 葷素搭配。 要進食一些澱粉類食物, 比如饅頭、麵包、稀飯等。 早餐所供熱量要占全天熱量的30%, 主要就靠主食。 還要有一定量的蛋白質, 如蛋類、肉鬆、豆製品等食物。 維生素最易被人忽視, 最好有些酸辣菜、涼拌小菜、水果等。
原則三:容易消化
早餐起床後, 消化能力較弱, 多數人會出現食欲不佳的症狀。 所以, 早餐食物必須是容易消化、營養豐富又不大油膩的。 特別要注意食物不宜過涼, 否則會降低腸胃的消化能力,
原則四:保證水分
早餐要攝入至少500ml的水分, 既可以幫助消化, 又能為身體補充水分, 排除廢物, 降低血液粘稠度。 起床後先喝一杯淡蜂蜜水或溫開水滋潤腸胃是養生的秘笈之一。 如果早晨進行體育鍛煉, 最好先喝水, 然後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