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股骨頭壞死沒那麼可怕

股骨頭壞死是指股骨頭血供中斷或受損引起骨細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隨後的修復,繼而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股骨頭塌, 引起患者關節疼痛及功能障礙的疾病, 是骨科領域常見的難治性疾病, 同時也是最為廣大普通百姓所熟知的疾病之一。

股骨頭壞死發病機理雖然尚不清楚, 但其致病原因則較為明確。 最常見的原因是激素應用、過量飲酒以及髖部創傷, 其中最常見的是股骨頸骨折。 在很多程度上股骨頭壞死總體還是一個可以預防的疾病, 少喝白酒、避免激素被濫用是預防股骨頭壞死最直接的辦法,

在生活、工作中注意保護, 避免髖部外傷。

股骨頭壞死最早出現的自覺症狀就是疼痛, 疼痛的部位腹股溝、臀部和大腿部位。 早期疼痛開始為隱痛、鈍痛、間歇痛, 活動多了疼痛加重, 休息可以緩解或減輕。 但也有呈持續性疼痛的, 伴有靜息痛和夜間痛, 而且, 疼痛逐漸加重。 股骨頭壞死到了晚期, 股骨頭塌陷、碎裂、變形, 有的可造成髖關節半脫位, 此時的疼痛與髖關節活動、負重有直接關係。 活動時關節內因骨性磨擦而疼痛, 靜止時頭臼之間不發生磨擦, 疼痛也就不明顯了。 因此, 骨頭壞死早期是以疼痛為主, 伴有功能受限;晚期以功能障礙為主, 伴有疼痛。 同時, 由於髖痛及股骨頭塌陷, 或晚期出現髖關節半脫位所致導致臀肌力臂變短,

臀肌無力而出現臀式步態。

股骨頭壞死和很多其他病比起來, 是一個結局比較容易預測、也是可以很好的干預的疾病。 所以對於股骨頭壞死沒有不要過度擔心和恐慌, 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不同症狀、關節功能結合病人的年齡、職業, 採取個體化治療方案。 病人應該認識疾病、學會和疾病共生存。 疾病的早期, 可以通過保護性負重、限制行走距離、改變生活方式、適當的藥物治療配合適當保頭手術而緩解症狀, 延緩病情發展;真的到了ARCO Ⅲc期-Ⅳ期, 通過人工髖關節置換, 幾乎可以讓患者術後一點都不疼, 可以從事日常活動, 稍微繁重一點的體力活動, 甚至有些運動員可以回到運動場裡去, 活動很正常。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