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諒那些得罪你的人

你對人越寬容, 得到的回報就越多

案例:日記被偷看之後

小佳是個女孩子, 她崇拜父親、信任父親, 什麼事情都愛和父親說。 小佳上初中後, 有了記日記的習慣。 日積月累, 小佳的日記也有了十幾本之多。 小佳的父親明顯感覺到女兒的變化, 他非常想知道女兒到底在想些什麼, 可是, 女兒卻很少和自己談心。 為了掌握女兒的思想動態, 他看了女兒的日記。

小佳知道後, 流著眼淚, 燒光了所有的日記。 從此她再也不寫日記了。 小佳本來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子, 在這次日記事件後, 卻變得孤僻少言, 不愛與人交往了,

這種狀況直到上大學後才有所改善。

分析:信任危機導致價值體系坍塌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小佳的日記被偷看事件屬於生活中的重大的消極事件。 父親是小佳最信任的人, 所以, 她將日記放在自己的抽屜裡, 並沒有想到要藏起來。 當她發現自己最信任的人偷看了自己的日記, 而且是那麼理直氣壯、毫無歉疚之意時, 父親的高大形象突然在小佳心中坍塌了, 伴隨著坍塌的還有小佳心中原有的價值體系。 既然父親都不可信, 那麼還有誰可以信任呢?於是, 她採用了最消極的方式來對抗, 那就是再也不寫日記, 也不相信任何人。 隨著消極認知模式的形成, 她逐漸出現一定程度的情感障礙, 表現為抑鬱和自我封閉。

在生活中, 被自己信任的人出賣的事件為數不少, 如:你向密友傾訴的秘密被他告訴了別人;你很意外地發現一個工作機會, 告訴你的同學你要去應聘, 等你去面試時卻發現同學已經捷足先登等等。 這類事件發生在你身上, 你自然是無辜的, 也是受害者。 因此, 要學會保護自己, 免受他人過度的傷害。

[心理]保密為何這麼難?

建議:不給對方機會, 同時學會寬容

首先, 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不要給別人犯錯誤的機會。 朋友之間彼此分享隱私應該有個限度, 知道了別人的隱私同時也有了替人保密的義務和替人解憂的責任。 所以你在和朋友談及自己的私事時要考慮到他能否承擔這些額外的壓力。

如果事情發生了,

則要把事情發生的原因儘量歸因於偶然事件, 不要以偏概全, 得出人人都不可信的偏激結論。 在事情發生之後, 要用積極的態度與行動去應對。 比如, 日記當然可以照寫, 朋友照樣相處。

最後, 與人相處不要把對方理想化和絕對化, 世間很少有絕對的善和惡。 要能容忍別人的過錯, 你對人越寬容, 得到的回報就越多。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