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投籃姿勢 你的投籃姿勢標準嗎

籃球發展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打籃球最終的目的就是進球, 然後取得勝利, 然而進球的命中率, 跟你的投籃姿勢息息相關, 好的投籃姿勢, 在經過苦練下可以更快的提高命中率。 有許多朋友問我, 為什麼自己在投籃的時候總是發不上力, 尤其在投三分的時候總是三不沾。 其實這是因為投籃技巧不到位。 不用急, 今天就教大家怎麼投籃以及跳投是怎麼練成的。

喬丹之所以能成功, 被稱為“飛人”“神”“教主”等等, 這並不是偶然的, 正如有人問喬丹, 你的成功最主要是什麼, 喬丹回答說:我比他們聰明。

現場記者都笑了, 認為喬丹非常風趣, 不過我卻恰恰認為, 這是喬丹說的最實在的一句話, 當你把投籃真的練到一個境界以後, 你再回過頭來看這些人, 你就知道自己聰明的地方了, 籃球–最終是要投籃入筐的, 投籃都沒練好, 還整天在打什麼比賽呢?喬丹對自己投籃的自信, 表現在97年和98年的後仰跳投上, 這種令人嘬舌的命中率讓每個對手膽寒, 很多不練投籃的人把這歸咎於手感好, 天賦高, 真的如此嗎?

首先, 我想問大家什麼叫投籃?

其實投籃是在比賽中, 運動員使用的專門、合理的將球扔進對方籃筐的方法。

簡單點說就是一種得分手段。 因為籃球是比進球, 所以投籃技術的好壞很關鍵, 命中率高了則更容易獲勝。

其實, 所有的教練在安排戰術的最終意圖, 就是為了讓最後出手的隊員能有更好的機會出手, 提高進球命中率。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及訓練學的發展, 運動員的升高越來越高身體素質也原來越好, 為了擺脫這些隊員對自己投籃的影響, 投籃技術不停的在發展。

小編也為大家介紹幾種投籃姿勢, 以保證大家在比賽中有更出彩的發揮

基本姿勢投籃(都是以右手為例)

標準投籃, 最基本的就是, 左手在左側扶住球(不是正側方, 而是斜上方), 右手托起球, 將球舉過頭頂, 右手的手腕手肘, 腋窩處呈90度, 然後向前上方投出。

接下來我為大家細講投籃的練習方法以及要領

先來說硬手

這是內線球員常用的手型 , 這個手型的好處是,

依靠五根手指的彈力, 撥球出手, 球不會太過旋轉, 但是非常平穩, 在近距離和中距離會很穩定, 球的弧線會略平, 但是命中率會很高, 因為球的線路很平穩。 這個動作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空手心投籃。

要點是

五指分開, 大拇指要向外伸展, 五根手指有摳住球的感覺, 也就是抓球的感覺, 指尖用力, 手心是空的(因為手指都僵硬著抓球, 撐開了, 所以手心只有空著了), 這個動作的要點是, 五指要伸直, 而且要用力, 僵硬, 也就是平時說的拿穩球。

缺點是

遠距離不容易發力, 因為五指的彈力需要手掌提供力度, 也就是手掌僵硬, 導致了在投籃前不能完全下壓手腕, 而在投籃以後手腕所撥動的幅度也不能達到180°, 撥球的頻率也稍慢,

另外就是由於空出手心, 手和球的接觸面積不足夠大, 手部用力不夠充分, 只能加上臂膀的力度來輔助, 這也就造成了力氣小的球員如果使用這個動作遠投會非常吃力的。

軟手投籃

因為以前的籃球隊教練也好, 隊友也好, 甚至喬丹, 在教授投籃的時候, 都會強調空手心, 所以當我發現這個動作手型的時候, 我一度陷入猶豫不絕當中, 我懷疑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為什麼這些人都不用。 後來是在看了一些投手的投籃動作以後, 我才明白, 不是不用, 而是有些人不會, 而像喬丹這類人, 更是把這投籃作為看家本領來傳承了, 連科比都沒告訴(所以科比自己很辛苦的研究了幾個賽季下來, 只是學到了喬丹投籃動作的外形,

精髓沒學到, 喬丹根本沒說;而科比自己本身也是一樣, 他前一陣子的CCTV5科比訓練營–練到贏系列訓練營裡面, 也只是教授訓練方法, 投籃精髓一點也沒教, 那也是人家的看家本事)。 我說我看了投手的錄影, 都有哪些人呢:拉裡.伯德, 諾瓦克, 斯托克頓, 霍納塞克, 雷.阿倫, 麥蒂(特雷西.麥克格雷迪), 科比(有時略硬, 和喬丹一樣, 不是真正的全手軟), 史蒂夫.科爾(有雙手投籃嫌疑, 不過足夠軟), 艾佛森等等, 伯德最為典型。

軟手, 是說手要很放鬆, 軟下來, 可以讓手掌包括手心在內全部貼在球上, 沒有空隙, 這樣可以保證最大的接觸球面積, 也就是發力面積, 手腕壓向下到最大, 球會有壓在手腕上的感覺(而不是手前掌, 是手腕也就是手心), 所以手心一定不可以空的。軟手好處非常多,遠距離穩定,可以保證球的直線運行,能讓球的旋轉達到最大;遠距離省力,我個人的感受是,比硬手空手心投籃在遠投上要省力50%以上的感覺(有人會問有這麼誇張,我試過,你如果試了就知道了);弧度更加合理且出手柔和;球在手上更加穩定,容易拿捏動作。

光說了最基本的投籃,現在就跟大家說一說投籃技巧。

標準投籃的典範目前在NBA來講,只有喬丹是最完美的,科比次之,加內特等人隨後。分析這些投籃命中率高而且往往是難度也很大的投籃動作,你會發現,有一個要點是很重要的,就是投籃出手以後緊繃著的左手,其特徵是:五指分開,且五指伸展而且伸直,整個左手掌呈現出筆直的狀態且指尖會略微向外翹,手背是在凹的面裡,五指基本在一個平面上,大拇指基本垂直於其他手指,左手的手心是在內側面的(而不是向前,這點很重要,後面會詳細講),除大拇指外的其他四個手指基本是和左小臂在一條直線上,左小臂所在的直線方向是和投籃的方向平行的。

看到這裡,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疑問,投籃的時候左手還有講究?是的,除非你不用左手扶球,不然除了以上說的,就都是錯的。但是,你左手不扶球你的投籃和現在的標準投籃相比就更錯了。要說投籃時候右手的感覺NBA中誰最好,那就屬麥子,它的感覺比科比還好,特別是手腕和手心的感覺。麥子最要命的是左手,這就是他為何時準時不准,如果他按照小時候自己練的時候標準開始保持,那就不會這樣了。麥子投籃在球出手後,左手外甩,手指無力,左手心向前(也就是指向籃圈)。仔細看麥子投籃的同學可以看出來,麥子以前癡迷於練手型,是因為投籃手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成的,這個沒有偶然性,這是長久訓練的結果。所以只要是做出來一個真正意義的標準投籃姿勢,就一定不是偶然出現的。關心麥子的朋友估計都沒有發現,他在投籃的時候,左手是有緊繃的雛形的,但是這只是個影子。

這就是因為

他在早期的時候很刻苦,並且保留了良好的投籃習慣,左右手都很在意手型,但是當成為超級巨星後,覺得自己真的太厲害,所以這些小細節就忘了,不再注意左手的動作了。所以在觀察麥子投籃的時候,當球投出去後就會發現左手的動作不統一,這也就是為什麼命中率不穩定的原因。

現在來講一下這種左手手型為什麼是錯誤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意,麥蒂投籃的時候大多數左手手指是彎曲的,沒有刻意去張開,這樣的結果就是,在投籃出手的一瞬間,他的左手的這些手指是會摩擦到籃球的,也就是說,右手的瞄準會受到出手一瞬間的左手的干擾,左手無意間改變的球的路線,球出手以後的軌跡實際上是和瞄準時候的判斷不完全一致的。換句話說,在出手的時候,如果左手只是接觸了一點點籃球表面的話,那也許可以投出空心球,但是一旦左手用力大了一些,對球施加了向左的力,那麼出手的方向就極可能會偏很多。我特別注意過這個現象,在我的練球過程裡,一般左手用力大了,球往往是往左偏的,打在籃筐左沿上。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左手給球加了一個力度,右手會自主的產生對抗這個力量的反映,投球力度相應會增加,所以球在出手以後也就會偏了。

所以綜上所述呢,麥蒂即使單從投籃來講,也不能算是王者的,他在投籃的造詣上面,已經遠遠被科比甩在後面了,儘管他們在98年左右經常打一對一,麥蒂勝出的次數更多,不過那已經過去了。邁克爾.喬丹的左手和科比.布萊恩特的左手,他們幾乎都是左手動作的典範,科比可以說是把喬丹的左手動作學了個正宗,那喬丹是和誰學的呢?自己領悟的(啊多麼痛的領悟)?有可能。從他的偶像,第一代飛人——朱利斯.歐文那裡傳承的?也有可能。

球在離開身體大約2米左右,才是左手位置定型的點,之前的時間左手的位置是在移動當中的,所以看圖的時候,要注意右手的球在空中的位置,來對應在這一時刻,左手的手型和左臂的位置。正面效果,喬丹和科比的左手,尤其是同一角度的,幾乎分辨不出什麼差別來了,這絕對不是偶然才出現的,只有練過的人才知道,究竟練到這個地步需要多大的努力。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動作也到了這個地步,不過拍了照片就能證明一切了,只是單純的自我感覺好,照片看過之後才會明顯發現差距的,而之後的改進過程是極其痛苦的。所以說科比確實是勤奮的天才,是很讓人佩服的。

這兩個人的投籃都做到了無論是在剛出手的瞬間,還是在出手以後一直到最後左手位置固定,左手的形狀幾乎沒有變過,而且一直繃緊,且左手手心向著頭部也就是手掌是切向籃圈方向的,左臂和右臂在出手之後幾乎平行,說明左手完全沒有給右手以及籃球受力,這個動作是一個絕對的單手投籃,沒有受到左手的絲毫干擾。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左手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穩定作用,固定球的作用。兩個人投籃的中心都是在原地,是非常完美的。左手大拇指最大限度的張開,進一步說明沒有對籃球施加作用力。

再跟大家說說右手的細節

所謂的標準投籃動作,根據近代籃球的起源美國的稱呼和現代很多籃球教科書的定義,被稱作“右手單手肩上投籃”,其實這真的是最貼切的描述了,雖然只有八個字,卻把現代標準投籃動作的精華全部都包含在其中了,我們在之後文章的所有論點和技術,都是圍繞這八個字來展開的,這正是“能濃縮的才是精華”。目前的市面上,我們最常見到的投籃動作,大多應該叫做“右手頭上投籃”。

右手在投籃的時候是投籃的主體,更大層次,右手的力度及方向決定這球是否可以順利入框。投籃時,右手五指靠球,手心是空的,托球最下方,出手時向前上方推送,一定有人問我,投籃不是應該撥出去嗎,是的,那是靠手指來進行撥動,推送是一個助力,沒有助力的話是根本走不遠的。撥球不是所有的手指,而主要靠食指的撥動,如果自己的食指很好的控制到球的出手感覺了,那命中率會很高。

出手後手不應該拿下來,就直接放在空中,將整個動作做舒展。

至於身體的動作與手部動作配合應該是這樣

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這主要是因為,在籃球的實戰中,在接到球的那時候,不可能都會投籃,這時候可能面對防守隊員還要做很多的動作,比如假動作,擺脫干擾等動作。

等雙腳分開後,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在出手的時候,膝蓋微微下彎,將球舉過頭頂擺出90度的樣子,然後起跳,在跳至最高點出手。

投籃手型是長久練習得來的,小編建議在業餘籃球中,初學者一旦固定了手型就不要輕易去改,就按照自己最初的手型去練習,如果自己覺得自己的投籃樣子不好看的,也可以去模仿專業隊員的投籃手型。

跳投現在也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了到比賽之中,跳投怎麼練可以提高命中率,我相信一定都困擾這廣大籃球愛好者。

跳投最先起源於美國的NBA。在NBA成立初期,球員習慣於原地站立投籃;50年代早期,費城勇士的球員保羅·阿裡辛首次採用跳投方式。由於跳投的躲避封蓋效率明顯提高,以致於慢慢流行於整個NBA乃至國際籃壇,成為當今籃球比賽中的主要得分好手段;而原地投籃除了應用於罰籃外,在比賽過程中已不多見。跳投的好處是不像原地投籃那樣容易被對手封蓋。投籃者雙手持球並起跳,在達到最高點或之前把球向45°角推出,使籃球劃過一條弧線飛向籃筐。跳起投籃的目的是為了躲避防守球員的封蓋,在面對身材相仿的球員或無人防守的時候非常有效。

跳投正確動作是什麼

跳投分很多種,最簡單的是基地跳投,由此還衍生出急停跳投,後仰跳投以及拋手投籃。基本的基地跳投動作要領是這樣的:首先,要小腿彎曲,身體重心落在兩腳中間,把力量集中在腿肚上。用力跳起,注意舉球和起跳同步,在最高點兩隻手臂形成“V”字形,注意不要擋住視線,把籃球舉過頭頂,保持3個90°,即手臂和身體90°,小臂和手臂90°,手腕自然後壓約90°。手的細節動作是這樣的:左手拇指和右手拇指形成“T”字形右手食指按在球面圓心,注意撥指,食指最後離開球,注意不要左手往出拋球,這樣會影響球的路線。至於急停,最好先找個好球鞋。在跑動時注意腳步動作,急停時兩腳要成正“八”字型,這樣利用腳內側摩擦力停住,立即跳起,投籃。而後仰跳投需要滯空能力,在基地跳投基礎上,起跳時身體後傾,可以防蓋。但要注意不要後仰過度,否則會摔倒。至於說拋手,就有些類似勾手,但又不同。在背對防守者時,突然轉身,用單手把籃球投出,注意,是單手,這時,另一隻手完全沒用,其他動作和基地跳投一樣。

跳投又可分為,原地跳投,幹拔跳投,後仰跳投,急停跳投等。要想練好他們,首先重要的就是擁有良好的投籃基本功以及好的身體素質。

現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跳投的訓練方法

徒手模仿練習,做好原地跳投的準備姿勢,兩腳迅速蹬地起跳,同時兩臂上振,做舉球跳投出手動作。

並步起跳,上步起跳在空中做投籃出手動作。

為限制起跳前沖,達到垂直向上起跳的要求,叫學生面對牆戒在前面站一防守者,做雙腳同時起跳,或並步起跳投籃動作。

兩人面對相距3-4m,持球做原地跳投動作,體會騰空出手時機。

變換投籃的距離,由近漸遠,由遠漸近,做原地跳投練習,根據不同距離,使用力量。

跳投身體素質訓練法

長跑

距離在3000米左右的長跑,對心肺功能的鍛煉和腿部肌肉群的耐力提高很有好處,普通鍛煉者需要的適應時間也短,大概在跑過4-5次的全程後(時間1周到2周)就可以基本適應。此後可以採用每週3-4次的間隔強度進行鍛煉。

跳繩

1分鐘×5組,每組不要少於80次,使用雙腳跳(雙飛效果更好),組間間隔60秒,不要超過60秒哦,多給自己時間,效果會差不少。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點老了,就爬爬吧,爬山或者爬樓梯都可以,每天一次完成200米左右的累計高度即可,會讓你腿腳靈便呼吸強有力。很快就習慣了?那麼就背上點負擔,增加幅度以5kg為宜。

結語:籃球好玩學問大,要想打好籃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籃球的投籃命中率影響著自己在球場上的存在感。如果投籃准了,那對手將會對你更加重視,甚至不惜花兩個人來盯防你,可見投籃的重要性。要想練好投籃,還是要固定自己的投籃姿勢,多投多練,雷阿倫的三分,科比的絕殺也都不是一天兩天練成的,他們也都是經過長久練習得來的。

所以手心一定不可以空的。軟手好處非常多,遠距離穩定,可以保證球的直線運行,能讓球的旋轉達到最大;遠距離省力,我個人的感受是,比硬手空手心投籃在遠投上要省力50%以上的感覺(有人會問有這麼誇張,我試過,你如果試了就知道了);弧度更加合理且出手柔和;球在手上更加穩定,容易拿捏動作。

光說了最基本的投籃,現在就跟大家說一說投籃技巧。

標準投籃的典範目前在NBA來講,只有喬丹是最完美的,科比次之,加內特等人隨後。分析這些投籃命中率高而且往往是難度也很大的投籃動作,你會發現,有一個要點是很重要的,就是投籃出手以後緊繃著的左手,其特徵是:五指分開,且五指伸展而且伸直,整個左手掌呈現出筆直的狀態且指尖會略微向外翹,手背是在凹的面裡,五指基本在一個平面上,大拇指基本垂直於其他手指,左手的手心是在內側面的(而不是向前,這點很重要,後面會詳細講),除大拇指外的其他四個手指基本是和左小臂在一條直線上,左小臂所在的直線方向是和投籃的方向平行的。

看到這裡,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疑問,投籃的時候左手還有講究?是的,除非你不用左手扶球,不然除了以上說的,就都是錯的。但是,你左手不扶球你的投籃和現在的標準投籃相比就更錯了。要說投籃時候右手的感覺NBA中誰最好,那就屬麥子,它的感覺比科比還好,特別是手腕和手心的感覺。麥子最要命的是左手,這就是他為何時準時不准,如果他按照小時候自己練的時候標準開始保持,那就不會這樣了。麥子投籃在球出手後,左手外甩,手指無力,左手心向前(也就是指向籃圈)。仔細看麥子投籃的同學可以看出來,麥子以前癡迷於練手型,是因為投籃手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成的,這個沒有偶然性,這是長久訓練的結果。所以只要是做出來一個真正意義的標準投籃姿勢,就一定不是偶然出現的。關心麥子的朋友估計都沒有發現,他在投籃的時候,左手是有緊繃的雛形的,但是這只是個影子。

這就是因為

他在早期的時候很刻苦,並且保留了良好的投籃習慣,左右手都很在意手型,但是當成為超級巨星後,覺得自己真的太厲害,所以這些小細節就忘了,不再注意左手的動作了。所以在觀察麥子投籃的時候,當球投出去後就會發現左手的動作不統一,這也就是為什麼命中率不穩定的原因。

現在來講一下這種左手手型為什麼是錯誤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意,麥蒂投籃的時候大多數左手手指是彎曲的,沒有刻意去張開,這樣的結果就是,在投籃出手的一瞬間,他的左手的這些手指是會摩擦到籃球的,也就是說,右手的瞄準會受到出手一瞬間的左手的干擾,左手無意間改變的球的路線,球出手以後的軌跡實際上是和瞄準時候的判斷不完全一致的。換句話說,在出手的時候,如果左手只是接觸了一點點籃球表面的話,那也許可以投出空心球,但是一旦左手用力大了一些,對球施加了向左的力,那麼出手的方向就極可能會偏很多。我特別注意過這個現象,在我的練球過程裡,一般左手用力大了,球往往是往左偏的,打在籃筐左沿上。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左手給球加了一個力度,右手會自主的產生對抗這個力量的反映,投球力度相應會增加,所以球在出手以後也就會偏了。

所以綜上所述呢,麥蒂即使單從投籃來講,也不能算是王者的,他在投籃的造詣上面,已經遠遠被科比甩在後面了,儘管他們在98年左右經常打一對一,麥蒂勝出的次數更多,不過那已經過去了。邁克爾.喬丹的左手和科比.布萊恩特的左手,他們幾乎都是左手動作的典範,科比可以說是把喬丹的左手動作學了個正宗,那喬丹是和誰學的呢?自己領悟的(啊多麼痛的領悟)?有可能。從他的偶像,第一代飛人——朱利斯.歐文那裡傳承的?也有可能。

球在離開身體大約2米左右,才是左手位置定型的點,之前的時間左手的位置是在移動當中的,所以看圖的時候,要注意右手的球在空中的位置,來對應在這一時刻,左手的手型和左臂的位置。正面效果,喬丹和科比的左手,尤其是同一角度的,幾乎分辨不出什麼差別來了,這絕對不是偶然才出現的,只有練過的人才知道,究竟練到這個地步需要多大的努力。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動作也到了這個地步,不過拍了照片就能證明一切了,只是單純的自我感覺好,照片看過之後才會明顯發現差距的,而之後的改進過程是極其痛苦的。所以說科比確實是勤奮的天才,是很讓人佩服的。

這兩個人的投籃都做到了無論是在剛出手的瞬間,還是在出手以後一直到最後左手位置固定,左手的形狀幾乎沒有變過,而且一直繃緊,且左手手心向著頭部也就是手掌是切向籃圈方向的,左臂和右臂在出手之後幾乎平行,說明左手完全沒有給右手以及籃球受力,這個動作是一個絕對的單手投籃,沒有受到左手的絲毫干擾。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左手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穩定作用,固定球的作用。兩個人投籃的中心都是在原地,是非常完美的。左手大拇指最大限度的張開,進一步說明沒有對籃球施加作用力。

再跟大家說說右手的細節

所謂的標準投籃動作,根據近代籃球的起源美國的稱呼和現代很多籃球教科書的定義,被稱作“右手單手肩上投籃”,其實這真的是最貼切的描述了,雖然只有八個字,卻把現代標準投籃動作的精華全部都包含在其中了,我們在之後文章的所有論點和技術,都是圍繞這八個字來展開的,這正是“能濃縮的才是精華”。目前的市面上,我們最常見到的投籃動作,大多應該叫做“右手頭上投籃”。

右手在投籃的時候是投籃的主體,更大層次,右手的力度及方向決定這球是否可以順利入框。投籃時,右手五指靠球,手心是空的,托球最下方,出手時向前上方推送,一定有人問我,投籃不是應該撥出去嗎,是的,那是靠手指來進行撥動,推送是一個助力,沒有助力的話是根本走不遠的。撥球不是所有的手指,而主要靠食指的撥動,如果自己的食指很好的控制到球的出手感覺了,那命中率會很高。

出手後手不應該拿下來,就直接放在空中,將整個動作做舒展。

至於身體的動作與手部動作配合應該是這樣

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這主要是因為,在籃球的實戰中,在接到球的那時候,不可能都會投籃,這時候可能面對防守隊員還要做很多的動作,比如假動作,擺脫干擾等動作。

等雙腳分開後,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在出手的時候,膝蓋微微下彎,將球舉過頭頂擺出90度的樣子,然後起跳,在跳至最高點出手。

投籃手型是長久練習得來的,小編建議在業餘籃球中,初學者一旦固定了手型就不要輕易去改,就按照自己最初的手型去練習,如果自己覺得自己的投籃樣子不好看的,也可以去模仿專業隊員的投籃手型。

跳投現在也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了到比賽之中,跳投怎麼練可以提高命中率,我相信一定都困擾這廣大籃球愛好者。

跳投最先起源於美國的NBA。在NBA成立初期,球員習慣於原地站立投籃;50年代早期,費城勇士的球員保羅·阿裡辛首次採用跳投方式。由於跳投的躲避封蓋效率明顯提高,以致於慢慢流行於整個NBA乃至國際籃壇,成為當今籃球比賽中的主要得分好手段;而原地投籃除了應用於罰籃外,在比賽過程中已不多見。跳投的好處是不像原地投籃那樣容易被對手封蓋。投籃者雙手持球並起跳,在達到最高點或之前把球向45°角推出,使籃球劃過一條弧線飛向籃筐。跳起投籃的目的是為了躲避防守球員的封蓋,在面對身材相仿的球員或無人防守的時候非常有效。

跳投正確動作是什麼

跳投分很多種,最簡單的是基地跳投,由此還衍生出急停跳投,後仰跳投以及拋手投籃。基本的基地跳投動作要領是這樣的:首先,要小腿彎曲,身體重心落在兩腳中間,把力量集中在腿肚上。用力跳起,注意舉球和起跳同步,在最高點兩隻手臂形成“V”字形,注意不要擋住視線,把籃球舉過頭頂,保持3個90°,即手臂和身體90°,小臂和手臂90°,手腕自然後壓約90°。手的細節動作是這樣的:左手拇指和右手拇指形成“T”字形右手食指按在球面圓心,注意撥指,食指最後離開球,注意不要左手往出拋球,這樣會影響球的路線。至於急停,最好先找個好球鞋。在跑動時注意腳步動作,急停時兩腳要成正“八”字型,這樣利用腳內側摩擦力停住,立即跳起,投籃。而後仰跳投需要滯空能力,在基地跳投基礎上,起跳時身體後傾,可以防蓋。但要注意不要後仰過度,否則會摔倒。至於說拋手,就有些類似勾手,但又不同。在背對防守者時,突然轉身,用單手把籃球投出,注意,是單手,這時,另一隻手完全沒用,其他動作和基地跳投一樣。

跳投又可分為,原地跳投,幹拔跳投,後仰跳投,急停跳投等。要想練好他們,首先重要的就是擁有良好的投籃基本功以及好的身體素質。

現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跳投的訓練方法

徒手模仿練習,做好原地跳投的準備姿勢,兩腳迅速蹬地起跳,同時兩臂上振,做舉球跳投出手動作。

並步起跳,上步起跳在空中做投籃出手動作。

為限制起跳前沖,達到垂直向上起跳的要求,叫學生面對牆戒在前面站一防守者,做雙腳同時起跳,或並步起跳投籃動作。

兩人面對相距3-4m,持球做原地跳投動作,體會騰空出手時機。

變換投籃的距離,由近漸遠,由遠漸近,做原地跳投練習,根據不同距離,使用力量。

跳投身體素質訓練法

長跑

距離在3000米左右的長跑,對心肺功能的鍛煉和腿部肌肉群的耐力提高很有好處,普通鍛煉者需要的適應時間也短,大概在跑過4-5次的全程後(時間1周到2周)就可以基本適應。此後可以採用每週3-4次的間隔強度進行鍛煉。

跳繩

1分鐘×5組,每組不要少於80次,使用雙腳跳(雙飛效果更好),組間間隔60秒,不要超過60秒哦,多給自己時間,效果會差不少。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點老了,就爬爬吧,爬山或者爬樓梯都可以,每天一次完成200米左右的累計高度即可,會讓你腿腳靈便呼吸強有力。很快就習慣了?那麼就背上點負擔,增加幅度以5kg為宜。

結語:籃球好玩學問大,要想打好籃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籃球的投籃命中率影響著自己在球場上的存在感。如果投籃准了,那對手將會對你更加重視,甚至不惜花兩個人來盯防你,可見投籃的重要性。要想練好投籃,還是要固定自己的投籃姿勢,多投多練,雷阿倫的三分,科比的絕殺也都不是一天兩天練成的,他們也都是經過長久練習得來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